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生怎么样)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生怎么样

10月30日,由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医药先进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承办的2022年中国医药工业大会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学术年会“原料药生物合成与绿色制药论坛”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制药领域专家和研发精英共探绿色制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担任 本场论坛主席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魏东芝以“生物催化、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为主题分享了其团队的科研成果。酶分子机器与细胞工厂是生物质加工到生物基产品的关键所在,魏教授团队建立了自主酶库(含5000余种),依据酶的区域选择性与立体选择性,对酶进行靶向发掘,并借助计算机辅助,大幅缩短酶的底物筛选所消耗的时间。魏教授谈到,依靠酶与生物催化技术平台、细胞工厂与生物合成技术平台,可以生产药品、农药、高端化学品、食品、健康产品、环保产品等各门类的生物制造产品。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教授张卫东作了“基于中药的创新药物发现策略”的精彩分享。他提到,西方的药物研发模式是“以靶寻药”,即从靶点出发筛选化合物,然而这种模式的不确定性相当多,不仅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也高。张教授表示,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即从有效的药物中寻找靶点既而研发新药。随后,张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如何基于临床疗效,采用化学生物学技术对中药鸦胆子抗肿瘤活性新机制进行发现、对新型构象锁定蜂毒肽及其溶瘤免疫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的案例。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奕栋以“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主题作了演讲。他指出,药物的生物催化合成技术难点涉及多学科的技术交叉融合。奕栋研究员阐述了系统生物催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通过蛋白晶体结构解析、计算机结构模拟和定向进化技术改造野生型酶,使酶适合工业合成需要。随后,他对当前生物催化剂研究的五种技术,即生物合成路径设计、生物催化剂替代和迭代、超高通量筛选和进化、生物合成过程控制以及生物合成质量控制等进行了深入讲解,并提出了多技术融合化的发展建议。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冯军以“生物合成多肽类药物的研发进展及其案例分析”为主题作了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多肽药物的定义、特点以及多肽药物的开发现状和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随后,冯军研究员分享了其课题组对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的研究和产业化成果,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的物质基础异常复杂,组成成分多达近百个,因此被认为是迄今最复杂的抗生素之一。十几年来,冯军和他的团队直面困难、坚持研发,攻克了生产、分析、质控等相关的几十个技术难题,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为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的成功上市打下了坚实的药学研究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朱建伟分享了“基因瞬时表达加速生物药物创新研发”的主题报告。他提到,在精准个性化的创新生物药物开发过程中会有相当多的药物被淘汰,因此,研发人员需要大量进行快速早期开发,在成功率在1%-5%的情况下,尽早筛选出有价值的、可以进一步进入临床开发的分子。然而,现有的生产工艺较难去除一些与抗体产品相关联、结构相类似的杂质,对临床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他以IGFBP7、IL-7 TGE、Anti-PD1等三个实操案例来进一步说明如何利用生物合成技术平台优化药物分子表达式并进行纯化等工艺,从而生产出更稳定的、足够产量的生物药物。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李继安为与会者们带来了“微生物药物绿色制造工艺研发案例及思考”的专题报告。他阐述了微生物绿色制药的价值和工艺特点、难点,并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当前发酵物料分离纯化问题的应对策略。他指出,技术单元要尽可能互补,在工艺优化上要遵守“避免坏掉、减少跑掉”,“动工艺、不动设备”以及“变废为宝”几条原则。最后,李继安研究员以依替米星联产庆大霉素为案例,分享了如何实现依替米星国内首次结晶,庆大霉素生产过程中多余废弃组分Cla回收作为依替米星的合成原料,该工艺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次论坛的上、下半场分别由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陈少欣和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奕栋主持。

END

如需获取更多数据洞察信息或公众号内容合作,请联系医药地理小助手微信号:pharmadl001

发布于:山西省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