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复试考研班对于考生复试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考生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需要选择一家专业的机构,了解更优质的机构可以针对性的选择自己的课程体系,针对性的选择自己的老师进行全面指导,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实际学习效率,争取一次性通过。  4、需要了解是否有合理的收费标准

每经记者:程晓玲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合肥学院官网

高校与城市,向来共荣共生。

回顾高校发展史,“省会”与“大学”的强强联合,成就了不少时代佳话。但另一边,作为省会却没有一座以自己城市命名的大学,成为不少省会城市的“心头痛”。

比如,作为西北高教重镇的西安,为了拥有一所“省会大学”可谓筹备多时——早在2016年西安“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大对西安文理学院的支持力度,力争“十三五”时期成为颇具实力的“西安大学”。

同样筹谋已久的合肥,有望率先实现突破。

日前,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在2023年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合肥学院创成合肥大学”。这也意味着,早在2019年就列入教育部“十三五”高校更名规划的合肥学院,或将迎来升格大学的实质性成果。

合肥之后,下一座“省会大学”又会是谁?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西安、长沙、昆明、石家庄、太原、南宁等在内的多个省会城市,均在积极推动现有学院更名“大学”相关事宜。

其中,昆明学院明确提出“全力确保‘十四五’更名大学目标的实现”,长沙学院将力争更名的时间线确定在“2030年前”。因“缺少硕士点”被拦在“大学”门槛之外的西安文理学院,则提出积极争取2023年新一轮硕士点申报期,为未来更名“西安大学”奠定基础。

合肥率先突围

图片来源:合肥学院官网

近年来,不少省会强校纷纷“出走”,向周边搬迁或扩建以推动高教资源外溢。与此同时,另一些高教优势不那么突出的省会城市,仍在努力填补自身短板。

合肥正是其中之一。

看经济实力,作为近年来公认的增速“黑马”,合肥实现了10年连跨七个千亿元台阶,GDP排名在全国前进13位、在省会城市中前移6位的逆袭。

看人口,安徽省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常住人口为963.4万人,比上年增长16.9万人。不仅距离千万人口大市仅一步之遥,其人口增量更是比安徽全省还多出2.9万人。

万亿GDP+准千万人口的省会城市,却没有一座以城市命名的大学,这显然与其“科创名城”的地位不相匹配。

进一步看,合肥虽然拥有中科大这一顶尖高校,但距离整体成势的“高原”仍有不少差距。

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2年5月31日),合肥共拥有普通高校54所,数量与南昌并列排名省会城市第7。

其中,本科高校仅19所,与石家庄并列省会城市第15位,不仅与武汉、西安、南京等地差距明显,在中部六省会中也仅多于太原、居倒数第二。

在此背景下,推动本土高校合肥学院尽快更名大学被寄予厚望。

公开资料显示,合肥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为合肥学院。

作为市属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合肥学院的更名之路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启——

“合肥作为快速发展中的省会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城市冠名的大学。”2016年2月,时任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就曾透露,为更进一步推进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合肥学院正在积极申请改名合肥大学;

2017年,合肥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筹建“合肥大学”。此后,合肥大学创建工作多次被写入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9年9月,合肥学院官网发布消息称,“学校成功增列进教育部十三五大学更名规划,建设合肥大学目标更近一步”;

2020年12月,学校大学更名报告经省委省政府上报教育部;

2022年初,合肥市教育局发布消息称,“目前合肥学院已完成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录及高峰培育学科申报、建设等相关工作,做好迎接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准备”;

今年初,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3年,“合肥学院创成合肥大学”。

这一“官宣”,无疑透露出当地十足的信心。更有网友直言,“已万事俱备,只等公示了”。

下一个是谁?

尽管更名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像合肥一样坚持多年努力争取的城市不在少数。

据不完全统计,除合肥外,西安、长沙、昆明、石家庄、哈尔滨、太原、南宁等多个省会城市高校都曾明确提出推动现有学院更名“大学”的意愿及相关工作安排。

图片来源:合肥市政府官网

这样的“执念”从何而来?

答案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名号。以合肥学院为例,作为专业紧跟产业“跑”的城市高校代表之一,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安徽全省前列,其中在合肥就业的毕业生比重达六成,就业结构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从29.8%提高到35.5%。

同期,该校共培养700余名毕业生在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合肥市重点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实现高质量就业,2000多名毕业生在长鑫存储、合肥晶合、国盾量子等省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就业。

换句话说,一座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更有希望凭借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链接的“最后一公里”。而省会城市作为省内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这一需求往往更加强烈。

不过,有意愿并不代表就有“资格”。

对于“学院”和“大学”,教育部在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办学经费等方面均设置了明确标准。

目前来看,多数高校都被“卡”在了硕士点这一硬指标上。

比如近年呼声颇高的西安文理学院。此前,西安市教育局在回复网友关于该校更名大学相关提问时表示:按照教育部更名大学的标准,称为大学的,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

目前西安文理学院缺少硕士点,学院正在全力筹备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2023年为新一轮的硕士点申报期,学校将积极争取,为未来更名“西安大学”奠定基础。

同样,石家庄市政府在去年4月回复网友提问时透露:“石家庄学院尚未获取硕士学位授予权,还不具备申报更名大学的资格,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已成为石家庄学院发展的首要任务。”

而即便在达到相关办学标准后,“学院”要成功申请并获批升格为“大学”,还需完成纳入省级政府规划、上报教育部、接受审查考评等诸多流程。

近期,随着各高校2022年工作总结与新年目标计划密集公布,最新“更名”进展也陆续传来。下一个有望突围的“省会大学”会是谁?

从现有公开信息看,昆明学院、西安文理学院、长沙学院、哈尔滨学院等高校均已瞄准更名目标,并明确划定了任务时间表。

其中,昆明学院明确提出“全力确保‘十四五’更名大学目标的实现”。

据该校官网透露,2022年来,更名大学工作进展顺利,关键指标趋好:“硕士点数”达到11个好于指标要求,研究生占比稳步提高,“近两届教学成果奖中国家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不少于2项要求有望在近期实现……其他指标,如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办学经费等方面已达标。

此外,长沙学院明确,到2025年,各项办学指标基本达到教育部关于更名“大学”的要求,2030年前,力争更名“长沙大学”;太原学院明确,到2035年,更名大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哈尔滨学院明确,“十五五”时期,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力争实现更名哈尔滨大学。

破解“高教洼地”

毫无疑问,以省会命名的“学院”升格为“大学”,无论对于城市还是高校本身而言都是重大利好。同时也应看到,省会城市要补齐高教短板,远远不止于此。毕竟,“大学”与“好大学”之间还有不小距离。

从目前我国高校区域布局看,虽然省会城市整体优势突出——27个省会城市中,本科高校数量占全省比重不低于70%的有6个,不低于50%的共17个。

但内部差距依然明显。从更能代表高校实力的“双一流”指标看,全国共有5个省会城市拥有7所或以上“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别为南京、武汉、广州、西安、成都;而没有或仅有1所的省会城市共有15个,占比过半。

在此背景下,除积极创建“省会大学”外,不少地方还将重点放在引进其他城市高校合作办学上。高校异地办学由来已久,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异地办学在助其驶上高等教育发展快车道方面功不可没。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了异地办学,设立了166个机构(包括研究院、研究生院、分校区等)。其中39所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4所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总数的93%,成为主力军。

然而,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其中要求严控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

此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关停位于青岛、深圳等地的异地建设的研究生院,一度成为2022年最引人注目的高教新闻。

在专家看来,严控异地办学,是为了抑制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到经济发达省市的现象,更鼓励各地根据自身资源分配的实际情况,在省内把资源布局好,盘活现有资源存量,而不是一味地跨省寻找生长点。

眼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布局省内新校区。

图片来源:石家庄市政府官网

比如石家庄,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唯一“挂零”的省会城市,河北省内唯一的“双一流”高校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被《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重点支持的河北大学在保定、燕山大学在秦皇岛……

对此,石家庄也在努力求变。

公开报道显示,从合作成立“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研究生院”到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在石家庄高新区揭牌……近年来,石家庄与河北工业大学之间频繁互动并陆续传出实质性合作进展。

为了更进一步服务于当地产业转型的需要,今年初,河北工业大学还与石家庄在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共建创新研究院,重点布局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两大领域。根据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其中明确提到,加快石家庄信息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上述创新研究院所在的鹿泉经济开发区,正是石家庄这一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集中承载地,肩负“率先突破”的重任。随着河北工业大学频频落子石家庄,关于这所“双一流”高校“重回”河北省会的讨论一度刷屏。更重要的是,此举让外界看到了这座省会城市努力破题“高教洼地”的实际行动。

每日经济新闻

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