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待遇
2018年,
港珠澳大桥正式运营通车,
大桥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也是科研的高地,
目前国内最大的智能诊断与智慧运维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
也基于大桥而诞生。
这个总投资4.8亿元的科研项目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 (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公司”)负责桥梁钢结构损伤缺陷的智能诊断技术研发,是 参与单位中唯一一家以工程诊治为主业的企业。
01 .
平台布局| Platform
中冶建研院深圳公司一直围绕智能诊断领域布局,近年来,公司建设了 “ 国家-省-市” 三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1
2017年,将国家级平台—— 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迁深圳。
02
2020年成立 深圳市建筑幕墙智能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3
2021年,又获批成立 广东省钢结构智能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完善的平台布局,众多国家、省和市科研课题的支撑,让深圳公司智能诊断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
相关技术研发所支撑的课题有6项,总计研发资金接近3000万元;目前已累计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8项。
”
2019年,公司“沿海地区大跨度钢结构及其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
2021年,“城市全域建筑与基础设施全寿期安全控制理论及关键技术”,获得中国建筑学会 2020年科技进步度唯一特等奖,被4名院士评价为部分成果国际领先。
02 .
技术创新| Innovate
目前,深圳公司以滨海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安全为研究对象,基于技术和应用两个层面开展研究布局,形成 智能诊断与智慧运维关键技术,包括了几大方面的技术创新。
工程安全智能防控技术
工地普遍存在着施工安全行为监管不到位、安全巡视检查依靠人工、区域工程安全缺乏整体评价等问题。
基于以上的缺陷,深圳公司着力开发 安全行为及状态智能监管与防控技术,开发智能巡检多源采集设备集成与装备,比如无人机、多功能智能无人车等,实现了对工程巡检数据采集的全方位覆盖,解决了传统技术手段效率低、风险高且易漏检的技术难题。
智能巡检多源采集设备集成
并利用智能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建立起 工程安全巡查系统与智能监管指数平台,实现了对建设工程重大风险源筛查和判别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解决了工程安全难以整体监管的难题。
安全指数监管平台
结构安全智能诊断技术
实现了对建筑进行实时、300米远距、非接触的结构振动性能测试,解决了既有建筑不易布设传感器的技术难题。
建筑安全智慧运维技术
现行安全监管方法缺少针对滨海城市既有建筑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
深圳公司研发的 “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实现了将监测面覆盖至大范围区域级别,解决了大面积填海区域场地监测和预警的技术难题。
复杂超限结构全寿期监测与评估技术。实现了多工况和实时、在线、快速的模拟分析,大幅提升了复杂超限结构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复杂超限结构分析
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实现了对建筑与基础设施安全的实时监管,解决了当前运维管控信息化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巡检的问题。
大跨度悬索桥智慧运维系统
03 .
技术应用| Technique
5.18赛格大厦振动溯源工作
此外,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风灾受损鉴定,深圳市民中心、珠海体育中心结构检测鉴定等重大项目中,都对结构智能安全诊断技术有重点应用。
港珠澳大桥风灾受损鉴定
深圳市民中心和珠海体育中心
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秉持央企责任感,为深圳及大湾区乃至我国华南区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冶建研院(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检验检测认证的大型国有科技型企业。
公司坚持“科技引领主业,打造特色品牌”的发展战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40余年,已具备规划、设计、施工、咨询评估、诊断、维护、加固改造等全产业链能力,在检验检测认证、勘察设计、技术咨询和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积累了众多知名合作伙伴及众多典型项目,打造了专业领先、品质精良、诚信可靠的品牌形象。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