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网,历史学考研网课推荐2015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8个)
1、青铜时代
介于石器与铁器时代之间的一个时代。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硬度大,适宜制造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花纹,因色青灰而得名。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约在前3000年。中国的青铜时代与中国奴隶制的产生、发展及瓦解相始终,相当夏、商、周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商朝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2、关陇集团
西魏、北周乃至隋唐时期的统治集团的总称。此概念由陈寅恪先生提出。关陇士族形成于西魏时期,其构成成员来自关陇地区。西魏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宇文泰为对付东魏政权和南朝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关陇、鲜卑贵族和关陇汉族世家大族以及河东世家大族的团结,结成关陇统治阶级的联合阵线。西魏府兵统帅的六柱国、十二大将军都由他们担任。北周、隋、唐的开国君主与部分将相大臣都出自这一集团。如杨忠是隋文帝的父亲;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独孤信的长女为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第七女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关陇统治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雄厚的实力。
3、内圣外王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语出《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指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指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的意思是内有圣人之法,外施王者之政。意为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后被宋儒汲取并以此标榜。
4、鱼鳞图册
简称图册。南宋以后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绘制的土地簿册。南宋行经界法,有些地区按保甲绘制地形图,标出各户占有田地名称、顷亩、四至以及公共池塘、沼泽、山丘等,存于官府备查。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呈鱼鳞状,故名。随税粮多寡规定粮区,每区设大粮长四人,使集里甲耆民,丈量田亩并绘制鱼鳞图,其法与南宋时接近而略详,有总图、分图,且依县、州、府分别汇集成册,浙江布政司首先编造成功,遂推广各地。后历时稍久,图册所记已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故自明中叶至清常加修订。清成丰年间损坏很多,至同治五年苏南地区还曾重造。是为官府摊派赋税的重要依据。
5、校邠庐抗议
洋务运动时期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性著作。1861年,冯桂芬写成的《校邠庐抗议》,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提出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6、康有为
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字广廈,号长素,广东南海人。《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先后组织强学会、保国会,并且创办《万国公报》《强学报》等报纸,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布变法,康有为被召见并得到重用。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期间,试图在不改变君主制条件下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使中国富强。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逃亡海外。1899年组织保皇会(1907年改名为国民宪政会),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2年,他组织孔教会,鼓吹尊孔复古。1917年又积极参与张勋的复辟活动,成为保皇派。主要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等。
7、延安整风运动
194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的关于整顿党风的政治运动。它以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标志展开,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通过整风运动,党的干部重新学习了党的历史,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使全党空前地团结起来,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8、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简答题
1、简述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指秦亡后项羽、刘邦争夺政权的战争。自汉元年(前206)初至高祖五年(前202),历时共四年余。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另又划地分封十多王,以刘邦为汉王。刘邦封王后,以汉中为基地,安定巴蜀,收复三秦;后乘项羽出击,攻占关中。双方在彭城展开决战,汉军大败。此后楚汉双方对峙,先后爆发了成皋之战、荥阳之战。由于项羽不善用人,政事军事又连连失策;由是刘邦军用谋略,一方面调兵遣将,包围项军,另一方面又派韩信攻齐、赵等地,令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汉四年,项羽向刘邦提出建议,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西为汉、东属楚。后项羽率兵东归,刘邦却乘项羽撤兵,全力追击,背约攻楚。项羽被围于垓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使楚军失去作战斗志。及后项羽率少数军士突围至乌江,终不敌,自刎而死。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即帝位,建立西汉。
2、简论明代的赋役折银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3、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一)厘定新的工商经济政策。南京国民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工商经济的发展,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工商政策主要有:颁布各项工商法规,以完善对工商业的 管理,如《公司法》《工厂法》和《矿业法》等;颁布法规,对工商业、新发明的产品进行奖励,如《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工业奖励法》等;发布一系列函文、训令等,以利用外资,限制外资设厂,扶助、救济民营工商业。这些措施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每一条都落到实处,但仍有利于推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二)整理税收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对税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主要措施包括盐税改革、征收统税、裁撤厘金。1928年开始的盐务改革,仅就增加收入而言,成效相当明显;各种统税的征收,实现了一物一税,为废除厘金准备了条件。在厘金废除后,非常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关税自主。1928年7月,国民政府首先同美国订立《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随后,陆续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所有这些条约都在原则上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根据这些条约,中国方面改变了长期以来关税制度上的均一税和海陆关不统一这两种不合理的规定,使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关税自主权,并提高了税率。但是,关税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帝国主义者手中,税率的提高也仍有限制(基本按1926年关税会议所议税率),所以中国的关税权仍不能完全自主。
(四)以废两改元与法币政策为主的币制改革。
(1)废两改元。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极为复杂紊乱,多种不同的银两、银元、铜币和形形色色的纸币并行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1932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设立“废两改元委员会”,研究废两改元问题。次年3月,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的训令,规定“自4月6日起,所有款项之收付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废两改元的实施,废除了银两这一落后的货币政策,确立了银本位制,并进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自此,银元成为具有强制流通能力的本位币,不但有利于国内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后来实施的法币政策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2)法币政策。1929—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对本国的影响,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货币战,并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了货币贬值政策。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法案,提高白银价格,并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了银价大幅度上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内银根紧缩,银行挤兑,物价猛跌,货物滞销,严重地影响了工商金融业,经济危机日益加剧。为了防止白银外流,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 (后来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同时规定实行白银国有,以及外汇通过英镑来 计算(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便士半)。法币本身无法定的含金量,也不能兑换银币,但它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是一种汇兑本位制。
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内统一 市场的形成;由于实行白银国有,稳定法币汇价,安定金融行市,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另一方面,法币虽然以外汇及金银为发行标准金,但本质上,它是一种虚本位制,一旦国家财政管理脱离了科学轨道,或者与国家外汇储备及社会有效供给严重背离之时,这种虚本位制就会为推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提供方便。
四、论述题
1、论述唐宋之际文化历史转型
唐宋之际中国文化出现重大变迁,中国古代史家郑樵、陈邦瞻、赵翼等,中国近代史家夏曾佑、陈寅恪、钱穆、雷海宗等,现代史家邓广铭、漆侠、王曾瑜、张广达、张邦炜、李华瑞、钱婉约等,日本史家内藤湖南、宫崎市定等,都注意到了这一点。目前学界对这一历史转向的研究一般是在“唐宋变革论”的视域中展开的。
“唐宋变革论”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研究中国历史并吸收中国史家和欧日史 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颇富解释力的论断。
随着门阀制度衰落、阀阅观念淡薄、士庶鸿沟消融、科举制度完善,士大夫群体队伍壮大,文化事业繁荣,文化形式趋于多样,唐宋之际文化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大体而言,上承魏晋南北朝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的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 文化为主。与之相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在这一巨变中日渐衰微,一直到唐中叶后,儒学才重新受到重视。到了宋代,情况大不一样,佛、道、儒等各派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具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被孕育出来。唐代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入宋后,文化精神及动态转为简单而收敛,以至到南宋时,道统思想愈加强固,甚至到了拒斥外来文化的地步。唐宋之际,开放性、博采兼收型文化转向内聚性、固守本位文化。
统归起来,唐宋之际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向的表现主要有:(1)学术上从汉学到宋学,经学上出现由注重师法、疏不破注到疑古惑经、己意解经的转变;(2)文学从雅到俗,古文运动的复兴驱动着文学创作上由注重四六的骈文体到注重自由表达的散文体的转变;(3)历史编纂法上出现崇尚照录到注重别裁的转变,以及“春秋笔法”的复归;(4)哲学上出现义理之学取代训诂之学的趋势;(5)诗、词、曲等都出现由注重形式到自由发挥的转变;(6)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都出现由贵族化到平民化的转变,书法从以碑书为主转变为以帖书为主,绘画从以宗教画、政治画为主转变为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音乐、舞蹈由贵族气息转变为平民气息。
唐宋之际文化转向与贵族政治统治发展为君主专制统治息息相关,反映出士大 夫和普通百姓的文化诉求和文化风格,呈现出平民化、自由化的特征,经此一变,宋代文化更加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科举演变、功能和废科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演变过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形成于隋,完善于唐,为以后历代所沿袭,至清末而废除,历时1300余年。
(一)演变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初期既注重士人的才德,也照顾世家大族,但后来流弊严重,完全成为门阀士族把持的选举机制。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科举制的前身。
2.隋文帝时期,正式停止了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后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德才二科推举人才。由于此举流弊也很大,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以科举考试选举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3.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1)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有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虽然难考,但考中后极易飞黄腾达,被视 为“士林华选"。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2)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性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由兵部主持。(3)武周时,还专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4.宋朝继续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士人考中即授官,在仕途上升迁也较快。后来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录取的人便成了 “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式微。因元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元朝总共举行科举17次,且进士名额分配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元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要比汉人、男人少而简单。总之,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根本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6.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非常僵化。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在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举行乡试之次年的二月,举人在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以皇帝名义举行的廷试(或称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
(二)废除科举制。为使近代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清政府逐步改革并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1901年后,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实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将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大到政治、历史、军事、地理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使学堂与科举最终合流。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影响。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清政府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不仅是一次政治变革,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科举制废除后,耕读仕进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转变,城乡逐渐分离,在传统社会中原居民四民之首的士阶层不复存在。由于政教相连的政治传统中断,政统的常规社会来源枯竭,又缺乏新的职业官僚养成体制,原处边缘的军人和工商业者等新兴权势社群因市场需求而逐渐进据政统。
2015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8个)
1、青铜时代
介于石器与铁器时代之间的一个时代。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硬度大,适宜制造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花纹,因色青灰而得名。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约在前3000年。中国的青铜时代与中国奴隶制的产生、发展及瓦解相始终,相当夏、商、周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商朝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2、关陇集团
西魏、北周乃至隋唐时期的统治集团的总称。此概念由陈寅恪先生提出。关陇士族形成于西魏时期,其构成成员来自关陇地区。西魏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宇文泰为对付东魏政权和南朝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关陇、鲜卑贵族和关陇汉族世家大族以及河东世家大族的团结,结成关陇统治阶级的联合阵线。西魏府兵统帅的六柱国、十二大将军都由他们担任。北周、隋、唐的开国君主与部分将相大臣都出自这一集团。如杨忠是隋文帝的父亲;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独孤信的长女为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第七女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关陇统治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雄厚的实力。
3、内圣外王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语出《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指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指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的意思是内有圣人之法,外施王者之政。意为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后被宋儒汲取并以此标榜。
4、鱼鳞图册
简称图册。南宋以后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绘制的土地簿册。南宋行经界法,有些地区按保甲绘制地形图,标出各户占有田地名称、顷亩、四至以及公共池塘、沼泽、山丘等,存于官府备查。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呈鱼鳞状,故名。随税粮多寡规定粮区,每区设大粮长四人,使集里甲耆民,丈量田亩并绘制鱼鳞图,其法与南宋时接近而略详,有总图、分图,且依县、州、府分别汇集成册,浙江布政司首先编造成功,遂推广各地。后历时稍久,图册所记已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故自明中叶至清常加修订。清成丰年间损坏很多,至同治五年苏南地区还曾重造。是为官府摊派赋税的重要依据。
5、校邠庐抗议
洋务运动时期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性著作。1861年,冯桂芬写成的《校邠庐抗议》,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提出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6、康有为
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字广廈,号长素,广东南海人。《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先后组织强学会、保国会,并且创办《万国公报》《强学报》等报纸,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布变法,康有为被召见并得到重用。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期间,试图在不改变君主制条件下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使中国富强。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逃亡海外。1899年组织保皇会(1907年改名为国民宪政会),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2年,他组织孔教会,鼓吹尊孔复古。1917年又积极参与张勋的复辟活动,成为保皇派。主要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等。
7、延安整风运动
194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的关于整顿党风的政治运动。它以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标志展开,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通过整风运动,党的干部重新学习了党的历史,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使全党空前地团结起来,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8、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简答题
1、简述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指秦亡后项羽、刘邦争夺政权的战争。自汉元年(前206)初至高祖五年(前202),历时共四年余。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另又划地分封十多王,以刘邦为汉王。刘邦封王后,以汉中为基地,安定巴蜀,收复三秦;后乘项羽出击,攻占关中。双方在彭城展开决战,汉军大败。此后楚汉双方对峙,先后爆发了成皋之战、荥阳之战。由于项羽不善用人,政事军事又连连失策;由是刘邦军用谋略,一方面调兵遣将,包围项军,另一方面又派韩信攻齐、赵等地,令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汉四年,项羽向刘邦提出建议,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西为汉、东属楚。后项羽率兵东归,刘邦却乘项羽撤兵,全力追击,背约攻楚。项羽被围于垓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使楚军失去作战斗志。及后项羽率少数军士突围至乌江,终不敌,自刎而死。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即帝位,建立西汉。
2、简论明代的赋役折银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3、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一)厘定新的工商经济政策。南京国民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工商经济的发展,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工商政策主要有:颁布各项工商法规,以完善对工商业的 管理,如《公司法》《工厂法》和《矿业法》等;颁布法规,对工商业、新发明的产品进行奖励,如《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工业奖励法》等;发布一系列函文、训令等,以利用外资,限制外资设厂,扶助、救济民营工商业。这些措施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每一条都落到实处,但仍有利于推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二)整理税收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对税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主要措施包括盐税改革、征收统税、裁撤厘金。1928年开始的盐务改革,仅就增加收入而言,成效相当明显;各种统税的征收,实现了一物一税,为废除厘金准备了条件。在厘金废除后,非常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关税自主。1928年7月,国民政府首先同美国订立《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随后,陆续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所有这些条约都在原则上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根据这些条约,中国方面改变了长期以来关税制度上的均一税和海陆关不统一这两种不合理的规定,使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关税自主权,并提高了税率。但是,关税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帝国主义者手中,税率的提高也仍有限制(基本按1926年关税会议所议税率),所以中国的关税权仍不能完全自主。
(四)以废两改元与法币政策为主的币制改革。
(1)废两改元。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极为复杂紊乱,多种不同的银两、银元、铜币和形形色色的纸币并行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1932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设立“废两改元委员会”,研究废两改元问题。次年3月,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的训令,规定“自4月6日起,所有款项之收付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废两改元的实施,废除了银两这一落后的货币政策,确立了银本位制,并进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自此,银元成为具有强制流通能力的本位币,不但有利于国内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后来实施的法币政策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2)法币政策。1929—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对本国的影响,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货币战,并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了货币贬值政策。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法案,提高白银价格,并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了银价大幅度上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内银根紧缩,银行挤兑,物价猛跌,货物滞销,严重地影响了工商金融业,经济危机日益加剧。为了防止白银外流,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 (后来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同时规定实行白银国有,以及外汇通过英镑来 计算(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便士半)。法币本身无法定的含金量,也不能兑换银币,但它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是一种汇兑本位制。
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内统一 市场的形成;由于实行白银国有,稳定法币汇价,安定金融行市,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另一方面,法币虽然以外汇及金银为发行标准金,但本质上,它是一种虚本位制,一旦国家财政管理脱离了科学轨道,或者与国家外汇储备及社会有效供给严重背离之时,这种虚本位制就会为推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提供方便。
四、论述题
1、论述唐宋之际文化历史转型
唐宋之际中国文化出现重大变迁,中国古代史家郑樵、陈邦瞻、赵翼等,中国近代史家夏曾佑、陈寅恪、钱穆、雷海宗等,现代史家邓广铭、漆侠、王曾瑜、张广达、张邦炜、李华瑞、钱婉约等,日本史家内藤湖南、宫崎市定等,都注意到了这一点。目前学界对这一历史转向的研究一般是在“唐宋变革论”的视域中展开的。
“唐宋变革论”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研究中国历史并吸收中国史家和欧日史 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颇富解释力的论断。
随着门阀制度衰落、阀阅观念淡薄、士庶鸿沟消融、科举制度完善,士大夫群体队伍壮大,文化事业繁荣,文化形式趋于多样,唐宋之际文化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大体而言,上承魏晋南北朝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的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 文化为主。与之相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在这一巨变中日渐衰微,一直到唐中叶后,儒学才重新受到重视。到了宋代,情况大不一样,佛、道、儒等各派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具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被孕育出来。唐代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入宋后,文化精神及动态转为简单而收敛,以至到南宋时,道统思想愈加强固,甚至到了拒斥外来文化的地步。唐宋之际,开放性、博采兼收型文化转向内聚性、固守本位文化。
统归起来,唐宋之际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向的表现主要有:(1)学术上从汉学到宋学,经学上出现由注重师法、疏不破注到疑古惑经、己意解经的转变;(2)文学从雅到俗,古文运动的复兴驱动着文学创作上由注重四六的骈文体到注重自由表达的散文体的转变;(3)历史编纂法上出现崇尚照录到注重别裁的转变,以及“春秋笔法”的复归;(4)哲学上出现义理之学取代训诂之学的趋势;(5)诗、词、曲等都出现由注重形式到自由发挥的转变;(6)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都出现由贵族化到平民化的转变,书法从以碑书为主转变为以帖书为主,绘画从以宗教画、政治画为主转变为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音乐、舞蹈由贵族气息转变为平民气息。
唐宋之际文化转向与贵族政治统治发展为君主专制统治息息相关,反映出士大 夫和普通百姓的文化诉求和文化风格,呈现出平民化、自由化的特征,经此一变,宋代文化更加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科举演变、功能和废科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演变过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形成于隋,完善于唐,为以后历代所沿袭,至清末而废除,历时1300余年。
(一)演变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初期既注重士人的才德,也照顾世家大族,但后来流弊严重,完全成为门阀士族把持的选举机制。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科举制的前身。
2.隋文帝时期,正式停止了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后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德才二科推举人才。由于此举流弊也很大,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以科举考试选举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3.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1)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有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虽然难考,但考中后极易飞黄腾达,被视 为“士林华选"。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2)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性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由兵部主持。(3)武周时,还专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4.宋朝继续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士人考中即授官,在仕途上升迁也较快。后来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录取的人便成了 “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式微。因元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元朝总共举行科举17次,且进士名额分配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元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要比汉人、男人少而简单。总之,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根本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6.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非常僵化。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在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举行乡试之次年的二月,举人在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以皇帝名义举行的廷试(或称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
(二)废除科举制。为使近代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清政府逐步改革并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1901年后,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实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将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大到政治、历史、军事、地理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使学堂与科举最终合流。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影响。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清政府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不仅是一次政治变革,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科举制废除后,耕读仕进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转变,城乡逐渐分离,在传统社会中原居民四民之首的士阶层不复存在。由于政教相连的政治传统中断,政统的常规社会来源枯竭,又缺乏新的职业官僚养成体制,原处边缘的军人和工商业者等新兴权势社群因市场需求而逐渐进据政统。
历史学考研网(历史学考研网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