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不知不觉,“双减”政策已经实施一年了。
“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众K12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在这一年里长吁短叹,但等来的却是越来越明朗的局势。
在经历一次大体量的行业动荡后,K12版块依旧有很多“不死心”的机构在观望风向,在“守”与“变”之间犹豫不决。
1、浅谈K12 等风来还是换路走
“K12”一词源于北美国家,指的是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基础教育。
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对于教育学生,这12年最重要的意义应该是什么?
法学教授罗翔老师曾经分享过,在美国,现今的大学教育水分已经很高了,但在常青藤大学图书馆借阅量第一的书籍,是《理想国》。而在中国,大学生借阅图书排名第一的书籍,叫做《盗墓笔记》!
匪夷所思!触目惊心!而导致这种现象,国内K12教育的责任首当其冲!
在北美国家,K12基础教育的意义是对于孩子的兴趣、素质、品德、知识,以及个人三观认知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但在国内,K12只局限于课程知识的分数提升,再加上昂贵的培训费门槛对消费人群的限制,导致了参培者和不参培者之间从小便要面对严苛的阶层资源垄断,同时也催生了社会极其恶劣的不公平性。
在这种让孩子过早接触到恶性竞争的K12培训,除了提高分数外,给学生带来的都是满满的负面价值观,而原本在这个阶段最该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被丢弃地一干二净。
由此可见,“双减”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策!这种“畸形”的K12教育,注定要被时代摒弃。
K12教培机构想要等待的东风,注定无望。那教培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哪?
2、形而上学 要看破迷雾寻根本
想要在教培行业立足,首先要理解教培的本质是什么。
分数固然重要,但在学生的不同阶段,分数凸显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K12阶段,学生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通过拓展视野丰富个人认知;是通过兴趣培养净化心灵……最后让学生“认识自己”,然后在高考的时候,能拥有基础的自我认知能力,从选择大学及专业开始,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这样,不但可以大概率免除学生对未来的迷茫,更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更为优秀,更加纯粹的人才,最终增强国力。
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才应该是人才择业的分水岭。但这个择业标准,应该是在良性培育后的个人主观意志选择,而非当下这种被动选择专业后的专业限制。
13年前,中域好好考研放弃K12,甚至放弃考研普通班,俯身专营高端精品班次,就是因为看破了教育的本质:满足学生自身的成才理想,而非促生学生功利性的竞争思维。
当然,抛开盈利谈理念,完全属于“干劈情操”。就算公益机构不盈利都难以存活,更何况商业性质的企业。
但盈利点的性质,才是决定企业是否能长久发展的核心。
中域好好考研的盈利点是可以满足考研学子根本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而非“买分数”的学费。
3、优化环境 中域好好考研的KYL计划
457万,这是今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据历年增长并推断,到2023年,这个数字将暴增到530万!即便按照2021年的研培客单价及参培率,这个市场也将接近80亿!
资本怎么可能错过这个大蛋糕?自双减政策实施后,众多资本不但直接停档了原本的K12课程教育,就连盈利周期长、收益率较低的K12阶段素质教育和兴趣教育版块也直接放弃,一众瞄向了研培市场。
但在只懂“分数提升”的资本运作下,这个市场也逃脱不了商业运作模式,以研考“高分”为导向的“目的性”培育模式大行其道。
但对于当代的考研学子的主要群体——大学生而言,他们并未享受到双减政策的培育,换句话说,他们才刚刚清晰自己的职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此刻的正向引导,对他们的人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当下的研培行业应该是以满足学子的个人发展需求为核心,而不是传统教培的“分数为王”理念。
作为研培界的一股清流,中域好好考研一直致力于考研学子的个性化需求培育,在考研学子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但商业竞争的残酷性,绝非凭借企业良知就能存活,行业环境同样重要。为此,中域好好考研,携“5.0版本数据云智库”这门强大的行业壁垒为武器,组建了以高效率服务考研学子需求为导向,优化市场环境为目的“KYL”计划!
13年间,凭借KYL计划,中域好好考研已经成功携手了300多家合作机构,业务辐射260个地级市!但这还远远不够!想要真正做到优化市场,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共襄盛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