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究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究生
采访、撰文 | 芝士咸鱼
十点人物志原创
前不久,“二舅”视频被不断刷屏,时至今日,我们无需再去重复探讨视频的真实性,更令我感兴趣的是标题中“精神内耗”一词。
我们似乎越来越关注精神内耗以及缺乏意义感等心理话题。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学者傅小兰表示,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比单纯躯体健康问题更突出的态势。《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也显示,各种健康困扰中,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稳居第一,情感关系、职场压力持续搅动着人们不安的内心。
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长期工作在心理咨询的第一线。他自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至今已16年,曾在知名高校心理中心任职过,如今是独立心理咨询师,接待咨询超8000人次,专攻自我发展与亲密关系领域。
他写过3本心理学畅销书籍,每本都引起了热烈反响,也曾开展以自我发展为主题的课程,提及话题十分贴近当下人群。这些书籍与讲义被反复地阅读和收听,有读者称,自己很想找陈老师聊聊,将所有困惑告诉他,但在读完书后她才明白: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所著书籍
从青春期开始,在升学压力以及外界评价的困扰下,陈海贤就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喜欢读书,读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被个体内心的广阔空间所吸引。此后的阅读和成长中,他的注意力逐渐从解决自身困惑过渡到了对他人的好奇。
陈海贤认为,某种程度上,所有人都有心理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回答自己该如何“安身立命”的话题,但我们并不是时时都有答案。而国民心理像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我们的困惑背后,是时代的困惑。
作为心理咨询师,他的工作便是和来访者站在一起,从他们陈旧无望的旧故事中,慢慢地发展出一个新的、更有希望的故事。
十点人物志和陈海贤聊了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理问题?我们有没有可能摆脱那些心理障碍?
以下是十点人物志对陈海贤的访谈。
“特定的心理病,是一种时代病”
十点人物志:有人说心理病也是一种时代病,你认同吗?近2年,中国人多出了哪些时代病?
陈海贤:更准确的说法是,特定的心理病是一种时代病。
现代心理学流派鼻祖弗洛伊德,他所发明的精神分析理论起源于维多利亚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们强调的是极端的禁欲主义,但我们都知道,欲望无法被禁止。
那时,很多女性得了一种叫歇斯底里的精神疾病。这是一种癔病,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认为,性生活的匮乏, 导致女性体内干涸的子宫为了寻找水分而四处游走,从而引发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病。
你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受我们所处时代的影响,我们的心理就像时代的一面镜子。心理学家阿德勒有种说法,“精神分裂是对不正常世界的正常反应”。简单地说,当你生活在一个不正常的世界,你得了精神分裂症,这是正常的。如果你没得病才不正常。
“时代病”这个说法很好,好在它能通过我们的心理得病,来反映出我们的时代病了。
以我研究的两个领域为例,从自我发展的角度,“焦虑”是一种时代病。因为所有焦虑并非伴随着威胁,而是伴随着不确定。而这几年有太多不确定,不知道今天的工作能不能保得住,不知道未来的经济发展会怎么样。他给人带来的影响,是让人变得短视,不去做长期计划,由于人失去了长期规划,又会失去一种意义感,失去“我要长久经营我的生活”的信念,这会产生一种空虚感。
从亲密关系的角度,我觉得我们的时代病是“自我变得越来越重”,甚至演变成了某种程度的自我中心。我们都很注重自己的感受,注重自己的发展,自我变得越来越重,而关系变得越来越“轻”,导致了年轻人不想结婚生育,即使结了婚也很容易离婚。
我们对自我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于关系和家庭的重视。我们不再愿意为亲密关系去改变、去付出和妥协,既向往亲密关系,又没有办法去经营它,慢慢地,大家对亲密关系这件事,对天长地久的爱情本身,就失去了信心。
从前的时代病是“重家庭而轻自我”,把自我的愿望发展压抑起来,为家庭做牺牲,现在的时代是反过来的,“重自我”给我们带来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孤独感,对关系的不信任。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将人生托付给别人,它让我们不会爱,不知道怎么去爱。
十点人物志:刚刚你提到不确定性让年轻人缺乏意义感,韩剧《我的解放日志》中有句台词,“我虽然不至于不幸,但也不快乐”引发很多共鸣,缺乏意义感是时代病吗?
陈海贤:要我看,缺乏意义感比泛泛的时代病还重要。缺乏意义感算是一个生死问题。只有死人完全没有意义。所有活着的人都需要意义。或者说我们活着,就是在寻找自己的意义。
很多缺乏意义感的年轻人,其实他们也找到了一个意义,可是这个意义太弱了,不足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热情。比如说我们漂浮在海面上,有些人的意义是一块很大的陆地,可以在上面创造生活建立家园。有些人的意义只是一块勉强能站上去的浮板,这块浮板还随时可能会沉下去。
有位心理学家讲过,“当你问生命意义是什么的时候,你要知道,你不是提问者,而是要给出答案的人。”
年轻人为什么觉得没有意义感,他们从社会的现成意义里不容易找到答案。他们不再认同这些现成的意义。现成的意义可以是爱情和家庭,或是事业奋斗,这是上一代人找到的意义感,但今天的年轻人觉得爱情没什么意思,留给自己成就事业的机会也不多,他们不认同上一代的人或者别人给的意义,一时又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感。
前段时间,“二舅”视频很火,他的身体残疾,也没有所谓的前途,职业是木匠。二舅的生活看上去跟意义感相差很远,但当他专注于做手里的木工活,创造出了一些东西,投入创造的过程中,会天然产生一种意义感。
当你不在创造的过程里,而是用一个很大的标准去否定它,这个时候就会缺乏意义感。缺乏意义感的原因在于我们被一些“大问题”困住了,没有实际地进入生活本身。
“我们会关心外界,因为它跟我们有关”
十点人物志:整个上半年大环境比较动荡,热搜上充斥各种大事件,诸如战争空难疫情……我们该保持对外部环境的高度关注吗?
陈海贤:无论我们“应不应该”,我们也一定会(笑)。我们一定会关心外界发生的事,它跟我们有关。
我是心理咨询师,可前几天因为两岸局势,我也不停刷屏,不停地去看,直到现在还在想究竟发生了什么。外界太影响我们了,所以我们一定会想去了解它,并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共鸣。
但是,如果这些事让你特别焦虑,完全影响你的生活了,你也可以把这种关注控制在一定限度里。
我们心理学很推崇“控制的两分法”:分辨什么是你能控制的,什么是你不能控制的。接纳你不能控制的,改变你能够控制的。
这句话包含着很深的智慧,由古希腊斯多葛学派演化而来。斯多葛学派认为“我专注眼前能做的事,不去想那些我控制不了的事,这样我才能过好生活”。
斯多葛学派诞生于古希腊特别动荡的年代,遭遇多种灾难饥荒,每个人都活在未知中,这个哲学流派便逐渐流行起来。
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外部环境变得更混乱,斯多葛学派的理念也会重新流行,我们会不断地发展出一种智慧,提醒自己改变我能控制的事,接纳我不能控制的事。
这样我们就构建出了一个生活圈。在这个生活圈里,我有我可控的东西,可以发展自己,也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十点人物志:外部环境动荡,不少人开始向内探索,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向内探索是好是坏?
陈海贤:我的老师是这样讲的,“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在你的头脑里。”
就比如说台海局势会如何发展?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中国经济怎么发展?你自己未来怎么发展?通过想这些问题,我们只是想要获得一种控制感,但它不会有答案。
我们心理咨询师经常说一句话,每个人看世界,都戴着一幅特制的眼镜。悲观者能看到更多悲观之处,乐观者看到更多乐观的地方。
向内探索不是寻找一个你头脑里的答案,而在于仔细地审视你看世界的“眼镜”是什么样的,这幅“眼镜”对世界是如实反映,还是有特定的扭曲?如果有扭曲,这些扭曲背后,又是我们怎么样的心理需要?
所谓的向内探索,是去探索这副眼镜。这样它才有意义,你可以通过了解你自己,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为更多的可能性保留空间。
十点人物志:向内探索与精神内耗相关吗?造成精神内耗的成因是什么?
陈海贤:向内探索和精神内耗不同,刚刚我们说了什么是向内探索。而我理解的精神内耗,是理想和现实出现巨大的落差时,我们既无法接受现实,也没有办法追求理想,我们被卡在中间,进退两难。
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提出过经典的比喻,我们想让车运行,一只脚踩油门,另一只脚踩刹车,踩油门和刹车时都很使劲,导致这辆车只是在空转,怎么也发动不了。
这是对精神内耗最好的比喻,我们的能量和动力在这样的空转中被痛苦地消耗着。
当你想做一个决定,比如“要不要辞职?”,你会不停地想,大环境这么难,目前工作还算稳定,怎么能说辞就辞呢?当你走到了公司,看到某些老板的嘴脸,又会觉得哇这太讨厌了,我这份工作有什么意义呢?但当你下班回去,冷静再想想,还是觉得不能冲动,辞职的风险太大了。
所有无法接受现状,又没有办法往下个阶段去的人,都在内耗。有时候内耗的过程会非常漫长,甚至会持续好几年。
我有位朋友,长期处于“换不换工作”的内耗里,他总是纠结哪怕换工作,自己也不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后来他适应了一份新工作,也从内耗中走出来了。我问他是怎么解决的,他说自己突然悟到了一个道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是他找到的出路。
走出内耗的根本,是当我们的智识进步到一定程度,对于事物的评价标准变了。以前困住自己的矛盾,变得不那么重要。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给自己找出路。这需要我们寻找新的可能性,也需要我们创造新的经验。自我的发展是一个打碎又重建的过程。想要打碎自己,就需要去行动,从行动中寻找答案,而不是在头脑中寻找答案。
“某种程度上,所有人都有心理问题”
十点人物志:从你的经验来看,现在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增多了吗?
陈海贤: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心理问题”,所以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要我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
之所以你有这样的感觉,一是因为我们对于心理状态的关注度增加了。原来你觉得没那么重要的负面情绪,现在会认真地想这或许是心理疾病。其次,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也在增加。时代在发展,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工作,在慢慢被大家所接受。
什么是心理问题呢,其实定义很模糊。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要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的人,都会有心理问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但“自我实现”是很奇怪的,哪怕达到了所谓“自我实现”,也还是会有心理问题。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见过一些企业家,其中有位企业家在年轻时努力创业,对家庭不管不顾。后来他的企业逐渐扩大,创造了很多财富,可他遇到了心理上的瓶颈。
忽然有一天,他觉得,“我这么忙,我这么努力经营企业为了什么?”
他给自己买了一个很大的房子,门前种了漂亮的梅花。以前他看到梅花的时候,会有点高兴。可是现在他早上起来看到这些花,一点感觉都没有。他甚至对这个世界都没有感觉了,他还是抑郁了。
是他这个人有这个问题?还是他以前所追求的都没有意义?我想,这只说明,他重新到了某个阶段,一个寻找新意义的阶段。
他要重新去寻找自我的意义,寻找什么事能够让我寄托自己的人生意义。
很多人所谓的心理问题,都是如此。
十点人物志: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负责解答还是倾听?
陈海贤:这个问题背后,是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师的一种误解,以为我们在心理咨询流程中扮演一个固定的角色。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心理咨询师要在其中扮演很多种角色。我们跟来访者一起去探索他的经验,有时候作为倾听者,有时候作为解答者,更多时候我会是个提问者。
咨询师要根据谈话的过程,随时扮演不一样的角色。
陈海贤所著书籍
心理咨询有个别称——“谈话疗法”。指的是我们这种对话,要跟药一样有效,不能泛泛而谈。来访者现在面临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怎么来的?背后涉及怎样的人生经验?他为自己找了哪些出路,哪些出路有效,哪些出路没有效?我能帮他探索哪些他忽略的经验?这背后又暗示了哪些可能的出路?
它是这样一点一点,沿着一条线索往前走。
整个咨询过程,我们这行常用“和来访者共同走一段路”做比喻。这条路就是沿着一个问题慢慢往前走,逐渐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只是可能性而已,不一定就是出路。但这个可能性对深陷僵化陈旧的旧故事中的来访者,就是一种希望。这种可能性是通过加深他对自己的问题来的,同时,这种可能性蕴含着新的尝试的方向,让他能够去跟现实碰撞,产生新的经验。
十点人物志:做心理咨询有一定门槛,需要来访者具备时间、金钱以及认知水准,有种说法是“穷人做不了心理咨询,这是针对富人的服务”,你认同吗?
陈海贤:心理咨询从流行开始,就是针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当时很多人会认为拥有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分析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其实也有一些咨询师,会专门给穷人的孩子做咨询,比如知名家庭治疗师米纽庆。
他的咨询方式是跟贫民窟的家庭打交道而发展出来的,可以亲切地把脸伸过去告诉调皮的孩子,“你要摸我的胡子吗?”也可以对一个厌食症的女孩面目严厉,还可以负责地以1美金的酬劳为纽约医疗系统改革而奔走。
他是我老师的老师,我心理咨询的取向,也是跟随米纽庆的流派。
知名家庭治疗师米纽庆
从中国的现状来说,大部分心理咨询也还是为中产阶级服务,无论是收费还是人们的认知都有门槛,如果想将门槛降低,第一是能降低收费标准,第二是培养更多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当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增多,甚至变成公共服务的一部分,门槛自然会降低。其实很多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工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培训,也是希望能为有需要的人做一些收费很低的心理咨询服务。
十点人物志:心理咨询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才能将一次心理咨询的效果最大化?能不能给自己做心理咨询?怎样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陈海贤:我觉得将心理咨询效果最大化,最好方法还是找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怎样去找一个适合你的咨询师?你可以提前在网上搜索这位咨询师的学术背景和擅长领域,还可以看看他写过的文字作品的风格,初步判断对方能否理解你遇到的问题。当你经过了初步判断,可以尝试去聊一次。
如果你跟这位咨询师聊不来,就不需要继续。如果你感觉还不错,甚至可以直接问他,你怎么理解我的问题呢?好的咨询师都会有比较直接的回答。
如果遇到比较简单的心理问题,你也可以进行心理上的自我干预,你可以问自己:
我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吗?我想不想要改变现状?
如果答案是肯定,那你接下来可以自问,我现在能做的改变是什么?我愿意做吗?
当你到了这一步,可以做一些简单方法来调节情绪,比如说跑步,运动,能够刺激多巴胺,从而改变情绪。你也可以建立一段关系,找人交谈,还可以参加一些心理自助的活动,做正念或者写一些记录心情的日记,都会有效果。
如果能找到一件事,让你感觉不想让它结束,希望它能一直延续下去,这个人就是幸福的。
这听上去很难,但也未必那么难。简单来说就是:专注精进,顺其自然。
对于那些控制不了的事,我们就只能顺其自然。可是你一定也有些东西是想牢牢抓住地,能够投入其中的,则适合专注精进地做。
如果能区分这两种态度,并且能够分辨什么事可以顺其自然,什么事可以专注精进,或许你已经有了答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究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