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并非盲目内卷,而是考生对专业的理性规划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即将开始之际,一个名为“逆向考研”的现象引发热议。其主要体现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的情况,被形容为“向下考”的“逆流”。在大众的惯常认知中,学生考研,通常会报考更好的高校,顺着所谓的“985>211>普通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往上爬,以期在未来就业深造时有名校加持,这才符合人们“人往高处走”的想象。在此语境下,“双一流”高校学生报考“双非”院校,就被人称之为“逆行内卷”。

  考研应是人生“进路”而非“退路”,所谓的“逆向考研”不过是部分学子选择了更为理性的方式对待报考专业、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这样的“逆行”并非表面上的“倒流”或者“退而求其次”,而是社会宏观调控与个人理想追求综合评判后的一条“进路”。

  的确,“逆向考研”的大背景是报考人数的增多,意味着部分专业竞争形势极其激烈,但考生们并没有为此盲目内卷,反而显得更为理性。对于个体来说,许多名牌大学生“逆行”考研,背后是从“挑学校”到“挑专业”的深造观念转变——他们是在借读研代偿“读想读的专业”的愿望。很多学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名校梦”未必就比“读个好专业”的愿景更实在。所以,在名校里读不喜欢的专业与在非名校里读喜欢的专业,他们选择了后者。

  从宏观上来看,“逆向考研”有着打破唯名校论的积极意义,是“双一流”建设的积极成果之一。如今,很多“双非”高校和职业院校,都在走“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的路线,部分学科管理也很冒尖,跟那些名校的同类学科相比更具竞争力。考研作为生源“洗牌”的节点,出现名校和普本学生双向流动的景象,再正常不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考生大多是冲着这些目标高校的热门、强势或者是适合自己的学科专业而来。所以,表面上看是“逆向考研”,其实是“向热门强势专业集结”。

  高等教育资源,并非都是要向名校集聚。办学上有特色有水平、与地方和行业深层融合的“双非”高校,正在成为考研热门学校,获得双一流高校学子青睐。未来,很可能出现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大学,接受通识教育,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则选择办学实力强的学科、专业,是更为理性的研究规划。因此,将“双一流”高校学生考普本看成“逆流”,实在难言合理,只能表明“唯名校论”的认知取向在某些人心里根深蒂固。

  硕士学位成为当前就业市场的基准门槛早已不是新鲜事。应往届的本科毕业生想要通过增持学历来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也无可厚非。但高学历并不能直接体现个体能否胜任某一工作岗位。当前,必须扭转源于精英教育时代的“身份教育”与“学历社会”问题,推进教育观和人才观转向“能力社会”。本科毕业生选择深造读研,要以提升能力作为规划的基线。如此一来,“逆向考研”这样的说法,也就不再有市场。

  无论是另辟蹊径,还是在考研之道上披荆斩棘,真诚希望,年轻人们在报名考研之前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明确目标,做出明智的决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值得花的地方,避免岁月白白蹉跎。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