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青岛大学上岸学姐333教育综合分享知识重点划分

我是木木学姐,我的333专业课是125+,对于重点把握和考试规律的摸索是比较有经验的,我本身也是师范专业,对于辅导也是经验比较充足的。

  课程介绍

  这个强化班跟之前基础班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在强化班主要学习的内容:

  1、基础知识的总结,这个讲义主要是将重点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来呈现基础知识,就比如说我们的教学基础中的教育社会发展,在基础班当中我们会把每一条下面都有详细的解释,但是强化班的讲义只会罗列基础的,下面就不会有详细的解释。

  2、基础班中的没有讲到的整合性比较强的内容在强化班就会呈现。

  3、强化班会更加的突出需要着重来记得内容,以及答题的时候要怎么样去答,因为到了强化班你的应试性会加强一点,有的同学背书的时候背的很好,但是答题的时候并不是很知道应该怎么去答。

  4、在强化班的结尾会有近两年的真题讲解,每道题下面都有答案,可以看出青岛大学的出题规律,从而来获得更高的分

  课程规划

  333教育综合(中外教史)一共有18个课时,但是我只分给了他6个课时,原因是青岛大学在2021年到开设这门考试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过,所以我们学习的大头应该继续放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这两门课程上,因此只有6个课时,大体的给大家理一下重点。

  《中国教育史》

  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状况,来对中国教育整个的发展进行了时间线性的介绍,想学好的话,每到一个时期都有几个大块组成:

  1、教育制度

  2、教育政策

  3、教育家(思想)

  下面红色标记出来的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一、西周教育制度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一、“学在官府”

  1、简介:西周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2、含义: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

  3、客观原因:“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4、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状况。

  5、主要特点:“学在官府”“学术官守”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

  二、国学与乡学

  三、大学和小学

  四、家庭教育

  五、“六艺”教育

  1、简介:“六艺”即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

  2、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礼、乐是“六艺”的中心,书、数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

  射:拉弓射箭的技术。

  御:驾驭战车的技术。

  书:文字。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有关的知识。

  3、特点:“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总之,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

  4、意义: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一、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 私人讲学的兴起

  一、私人讲学的兴起:大家要知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其次他有什么样的意义,表现是什么。

  1、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

  (2)官学衰落,学术下移。

  (3)士阶层的出现。

  2、意义

  (1)讲求自由原则。

  (2)教育思想:促进了“百家争鸣”。

  (3)教育性质: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

  (4)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局限于“六艺”,而培养各类人才。教学场所不固定,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5)教育对象: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3、表现: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1)养士之风盛行

  (2)百家争鸣

  (3)私学发展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如果考到齐国的稷下学宫的名词解释,下面的就足够了,但是如果考到简单、论述题,就要把每个小点后面进行扩充

  1、简介

  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东方文化教育和学术的中心。

  2、性质

  (1)官家操办、私家主持。

  (2)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①讲学②著述③育才④咨政议政

  3、特点

  (1)学术自由。

  (2)尊师重道,待遇优厚。

  (3)不治而议论。

  (4)在管理规范上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4、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和学术的发展。

  (2)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考到的所有思想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

  —、教育实践:编订“六经”与创办私学

  (1)孔子编订“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二、教育作用:“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庶、富、教”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三、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四、教育内容:《六经》

  1、简介:德育居教育的首要位置,其次是要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来灌输道德教育。

  2、特点:偏重文事、偏重社会人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五、教育方法(好学启因)

  1、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耻下问

  2、学、思、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因材施教

  六、论教师(学诲以爱教知)

  (1)学而不厌。

  (2)诲人不倦。

  (3)以身作则。

  (4)爱护学生。

  (5)教学相长。

  (6)温故知新。

  七、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八、道德教育

  1、内容——“仁”与“礼”。

  2、原则和方法

  (1)立志

  (2)克己

  (3)力行

  (4)中庸

  (5)内省

  (6)改过

  第三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实践:孟轲和思孟学派

  二、教育作用:“性善论”

  1、对个人:

  (1)人非生而向善,而是有“善端”,向善的可能

  (2)教育是扩充“善端”的过程。

  (3)“人性”表现为“四心”。

  2、对社会:

  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最有效手段。(扩充每个人的善端,就会国泰民安)

  三、教育目的:“明人伦”

  1、含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宗法的社会——伦理教育。

  四、教育目的:“大丈夫”(人格理想)

  1、简介:

  2、理想人格的描绘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

  (3)“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一浩然之气。

  3、培养途径

  (1)持志养气。

  (2)动心忍性。

  (3)存心养性。

  (4)反求诸己。

  五、教育方法:“深造自得”

  第四节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实践:口口相传“六经”

  二、教育作用:“性恶论”

  1、对个人

  (1)“性伪之分”

  (2)“性伪之合”

  (3)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

  2、对社会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促使国富民强。

  三、教育目的: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

  四、教育内容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礼》为重点。

  五、教育方法:“闻见知行”结合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1、闻见

  这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

  2、知

  学习并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地应对事物的变化。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虚壹而静”

  3、行

  行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中最高的阶段。

  六、论教师

  最为提倡尊师:

  1、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天地君亲师

  2、在师生关系上:“师云亦云”

  3、对教师要求

  ①有尊严和威信;

  ②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

  ③能循序渐进,诵说不凌不乱;

  ④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

  这些观点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第五节 墨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自称是“鄙人”“贱人”。从思想倾向上看,他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

  墨子曾在儒家学习过,但他反对儒家重礼厚葬的繁文缛节。墨家是第一个批判儒家的学派,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子和墨家的资料主要是《墨子》,《墨子》基本上是由墨子的弟子和后人所作。

  二、教育作用:“素丝说”

  1、对社会的作用;墨家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2、对人的作用:墨子的贡献是“素丝说”,他以染丝为例,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

  (评价)墨子的“素丝说”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去认识和阐述教育的作用,较孔子的人性观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三、教育目的:“兼士”或“贤士”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即“兼士”或“贤士”。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符合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四、教育内容: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

  墨子的教育内容最有特色的是科技教育和思维训练,它们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堪称伟大的创造。

  1、科学与技术教育

  科学与技术教育包括生产、军事科技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的造诣,涉及数学、声学、力学、心理学、光学等,其中光学是墨家科学教育中最出色的部分。墨家在实用科技知识方面也很出色,主要表现在军事和生产的器械制造知识上。

  2、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1)“察类明故”——墨子强调必须掌握思维和论辩的法则,即形式逻辑。即从已知推未知,强调运用类比,论据要有说服力,道理要合乎逻辑,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他希望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2)“三表法”——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

  A.“有本之者”——历史的经验和知识

  B.“有原之者”——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闻

  C.“有用之者”——在社会实践中检查思想与言论正确与否。

  “三表法”体现了尊重实践、尊重民众意愿的进步性。

  3、政治和道德教育

  墨家“十论”,兼爱是核心。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来养成兼士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4、文史教育

  墨家比较重视文史方面的内容。

  五、教育方法

  1、主动说教

  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墨子强调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但又忽视了启发式方法,忽视了学习者必须具备的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2、善述善作

  墨子批评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提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

  3、合其志功

  墨家主张“志功合一”,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统一。墨家认为讲效果就是讲实践。关于实践,儒家也提倡,但是,儒家只强调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而墨家还强调生产、军事和科技的实践等。

  4、量力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教育方法的人。

  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

  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力而教。

  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了解)

  一、教育实践: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二、教育作用:“法自然”

  三、人格理想:“逍遥”

  四、教育方法:提倡怀疑

  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了解)

  —、教育实践:倡导“耕故”的学派

  二、教育作用:“人性利己说”

  三、教育内容: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四、教师: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第八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大学》

  1、简介

  《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首,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

  2、内容:

  (1)“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就是将天生的善性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步;

  “亲民”,就是由己推人,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

  “止于至善”,就是要求每个人在其不同身份时都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终极目标)。

  (2)“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①“格物”:穷尽事物之理。

  “致知”:获得知识,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素质。

  ②“诚意”:不自欺,意念、动机要纯正。

  ③“正心”:不受各种情绪左右,始终保持认识的中正。

  ④“修身”: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人品质的全面养成。

  ⑤“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

  3、特点:具有极强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还有较强的逻辑性。

  二、《中庸》

  1、简介:《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一,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阐述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

  2、教育作用:性与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3、中庸

  在政治和道德实践中,杜绝一切过激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

  4、人自我完善的两条途径:“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①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

  ②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

  5、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学记》

  1、简介

  2、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1)对社会的作用和目的:“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对个人的作用和目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与学年。

  A、学制——按行政建制设学。

  B、学年——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五级、九年。

  (2)视学与考试。

  A、视学

  B、考试——循序渐进、德智并重。

  4、教育教学的原则——“豫、时、孙、摩”“长、诱、相、教”

  (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

  (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

  (5)长善救失原则。

  (6)启发诱导原则。

  (7)藏息相辅原则,“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8)教学相长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5、教学方法

  (1)讲解法(2)问答法(3)练习法

  6、意义

  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入仕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秦代的教育政策与措施(*)

  一、统一文字

  二、严禁私学

  三、吏师制度

  第二节两汉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措施

  一、三大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罢黜百家”。(总纲领)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影响:

  (1)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汉之后各个朝代重教兴学

  (2)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

  (3)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实现了私学的统一、教育的儒学化。

  二、中央官学

  汉朝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

  (一)太学

  1、简介: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也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东汉时太学盛极一时。

  2、特点。

  ①教师与学生:太学的老师是博士,太学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诸生”“太学生”等。

  ②培养目标:“经明行修”的官吏。

  ③教学内容:儒家经典。

  ④教学形式:个别、小组教学+“大都授”集体上课+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

  ⑤考试制度:“设科射策”。

  3、意义。

  ①汉代太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有完备规制、史实详尽可考的学校。

  ②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形态,始于汉代的太学。

  4、局限性:在教学中存在排除异己学说、空谈义理的现象,严重束缚着教育思想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二)鸿都门学

  1、简介:东汉灵帝在洛阳办的官学,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2、性质:

  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学习内容:诗赋书画,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学校)+代表宦官利益。

  3、意义:

  (1)它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促进了学校的多样化。

  (2)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来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3)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三、地方官学:郡国学

  四、私学

  私学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

  五、选士制度:察举制

  察举制是始于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汉文帝时期开始设立,汉武帝时期,察举制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制度。

  六、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

  1、教育实践:《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太学以养士;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2、教育作用: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人性中有“仁气”和“贪气”。提出了“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认为教育只对上、中等人起作用。

  3、论道德教育

  (1)德育作用:德教是立政之本

  (2)德育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

  (3)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③“必仁且智”

  ④“强勉行道”

  ⑤“明于性情”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不用学)

  一、中央官学(*不用学)

  二、地方官学(*不用学)

  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不用学)

  四、教育思想:颜之推

  (一)教育实践:《颜氏家训》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二)论士大夫教育

  1、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

  2、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治国人才

  3、“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论家庭教育(儿童教育)

  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早严爱语教)

  及早施教;

  严慈相济;

  均爱原则;

  重视语言教育;

  注重品德教育;

  主张可以体罚孩子。

  第二节 隋唐时期

  一、文教政策

  “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二、教育管理制度

  (一)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国子寺(监)

  1、简介: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教育的领导与管理,隋文帝时设立了国子寺,内设国子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

  2、意义:标志着教育发展成为独立的部门。

  3、发展:隋朝改称国子监,一直沿用到清朝。

  (二)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两种模式:

  模式一: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官学由国子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长官长史负责。

  模式二: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国子监统一管理教育事业,一些专科学校由对口部门去管理。

  三、中央官学

  (一)六学一馆

  (二)专科学校:对口机构管理

  四、地方官学:州县二级制

  五、私学

  1、初级私学

  2、高级私学

  3、书院

  唐代官学的发达与完备并没有妨碍私学的发展,官学与私学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唐代的封建教育体系。

  六、总体特点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中央设立国子监,加强对教育的领导,采用两种教育管理模式。一是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二是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

  2、形成完备的教育管理制度

  各学校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制度化的规定。唐代开始,明文规定入学之始学生行束脩之礼;按照专业与课程的难易程度规定修业年限,形成旬考、岁考、毕业考试这三种形式的考试;唐代还规定了假期制度,有长假和短假两种,短假是旬假(十天一休),长假分为田假(五月份放假一个月)和授衣假(九月份放假一个月)。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仍是儒经,此外还有各种专科性知识,但不论学什么知识,其范围和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前代。

  4、教育等级制明显

  教育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体现,唐朝政府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

  5、学校类型多样化

  隋唐时期,形成了以经学为主、专科性学校为辅的隋唐教育体系,学校类型多、数量多、涉及面广,远甚于前代。

  6、学校分布面广,意味着教育普及程度高

  隋唐时有中央官学,还广设地方学校,甚至在乡、里也鼓励人们兴办学校;还有私学与家学,尤其是唐朝依据州县面积和人口数量而设学,使学校的分布在制度上有了规定和保证。

  7、重视医学教育

  唐代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尤其是地方上的医学校,说明唐代已经有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高的医疗水平,具备了普遍设立医学校的条件,这在当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8、教育、研究、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唐代很多教育机构或行政机构担负多种职能,如弘文馆和崇文馆既整理、校正图书,又教授学生;太医署兼有行政机构、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的性质。行政机构中派生出教育和研 究的功能,是唐朝教育的一大特色。

  七、选官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

  (以下为科举制度的整合内容)

  (一)性质:

  1、古代封建社会选官制度

  2、分科考试,以成绩选拔人才选士制度

  (二)发展

  【产生】隋

  1、隋朝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2、原因

  (1)隋朝统一封建国家后,为了巩固政权,迫切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人充任官吏;

  (2)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豪门士族的势力日益衰落,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得到巩固和发展,庶族地主希望参与政治、分享权力,科举制度为此提供了通道;

  (3)九品中正制仅凭门第取士,不适应隋朝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受大众欢迎,淘汰九品中正制势在必行;

  (4)西魏时已经有了不全凭门第的考试选士方法,隋朝时期将此方法加以改造和扩大规模,逐步向科举制度迈进,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发展】唐

  1、武则天轻视学校教育,重视科举,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开武举选军事人才的先例,实行糊名考试的办法。

  2、考试程序:乡试——尚书省礼部举办的省试——吏部试。

  3、考生来源: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4、科目:

  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定期举行,制科由皇帝亲自支持,生源不受等级限制,但由于不经常举行,地位不如常科。此外,还有武科举,由武则天设立,兵部主考。常科中的常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进一步发展】宋代

  1、科举地位提高,宋朝废除了两汉的察举制,视科举为取士正途;

  2、考试规模扩大,录取人数增多;

  3、考试内容改革,王安石变法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专用《三经新义》;

  4、考试周期改为三年一试;

  5、确定殿试为定制,实行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地方考试)一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一殿试(由皇帝主持);

  6、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如设置锁院制(主考官一旦受命,立即住进贡院,与外界隔离,防止主考官漏题)、别头试(宋代规定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时必须加试复试,主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应该另立考场,别派考官)、糊名制(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起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也叫作“弥封”或“封弥”)、誉录制(考生试卷先经誉抄,后接受批改,誉抄后的试卷叫“朱卷”,原来的试卷叫“墨卷”)。

  【中落】元代

  元代科举制度进入中落时期,民族歧视明显,科举制度日趋严密,最重要的特色是规定从朱熹的“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严重僵化了士人的思想。

  【鼎盛、僵化】明代

  明代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确立了八股取士制。

  1、统治者高度重视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一乡试一会试一殿试,这一程序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2、八股文的诞生和流行,预示着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走向僵化和没落,也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3、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主张“科举必由学校”,只有接受学校教育取得出身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从此,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僵化】清朝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沿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徇私舞弊现象严重,科举考试日益僵化、衰落。

  【维新】改革科举制度

  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废除八股,催立经济特科,议设法律、财政、外交等专门学科,以选拔维新人才,并宣布以后的取士以“实学实政”为主。

  【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堂

  1、原因:

  (1)科举考试的步骤更加繁琐,采用八股文,愈发空洞,命题不合理,形式主义严重,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并且摧残人才;

  (2)科举制度使学校完全沦为附庸的同时,导致新式学校也成了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

  (3)科举制度的腐败司空见惯,严重败坏社会和学校的风气,毒害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2、废除过程:

  总的来看,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经历了三个步骤:

  (1)改革科举内容;(2)递减科举中额;(3)停止科举。

  3、废除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有力地配合了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使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难得的兴办学校的热潮。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改革减少了阻力,也标志着封建旧教育的结束。

  (三)科举与学校

  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方式。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1、相互促进:科举制度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考试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科举制度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培育人才参加科举选拔,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2、相互制约: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也相互制约彼此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教育是科举制度的基础,科举制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

  3、当统治者偏重科举制度时,也用科举制度来操纵学校教育发展,就使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四)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选士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对我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

  1、积极作用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①中央政府掌握选士大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官吏经考试选拔,提高了官吏的文化修养,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③士子通过科举获得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科举制度统一思想,笼络人心,缓和阶级矛盾,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2)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①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②促进人们的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思想混乱的局面;

  ③刺激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④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了人们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思想。

  (3)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①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

  ②考核策问与诗赋有利于检验人的能力;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考试制的国家。

  2、消极作用

  从整个发展历程看,科举制度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1)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2)科举制度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①评分时主观随意因素会影响评分的客观性;

  ②考官受贿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③诱骗知识分子为功名利禄而学习,大部分考生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场上。

  (3)科举制度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①导致学校形成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

  ②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使他们重权威轻创新、重经书轻科学、重书本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有了独立性弱、依赖性强的性格特征;

  ③形成了功利色彩的畸形读书观、学习观,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些思想长期束缚人心。

  八、教育思想

  (一)韩愈

  1、教育实践:重振儒学的卫道者

  2、“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1)“性三品说”

  ①人性分三品,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性为恶性。

  ②人性中有性,也有情,情与性相对应分为上、中、下三品,具体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

  ③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2)教育的作用

  ①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

  ②人性规定了教育的权利。

  ③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这一人性论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却是隋唐时期重要的教育理论依据。

  3、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

  (1)在人才培养上,韩愈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2)在人才选拔上,要求统治者应该爱惜人才。《马说》

  4、师道观

  (1)简介: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提倡尊师重道。

  (2)内容:

  ①尊师原因

  ②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③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④提倡“相师”,建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评价:

  ①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既要求学生要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教师;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为人师,又强调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

  ③看到了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统一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更多考研信息在公众号:青大考研校

  小青学姐:qingdaky

  23考研交流群:61556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