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激起不少争论,如何客观认识这一现象?

叶虎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新闻回放

据《羊城晚报》报道,近年“逆向考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一些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学生,在考研时不再局限于报名“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通院校也逐渐成为他们的选择。“逆向考研”的出现也在网上引发一些讨论。不少人认为,名校生到比本科“层次”稍低的院校读研,也许是出于不想被淘汰的心理,但总显得不太上进。

主持人语

“逆向考研”激起不少争论,如何客观认识这一现象,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来自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三名硕士研究生从不同视角切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意在对“逆向考研”进行正确认知、正向引导,克服盲目心理,走好求学路。

“逆向考研”需要正向引导

方晓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已经达到377万,2022年考研人数更是飙升至457万。随着考研热度提升,“逆向考研”的现象开始出现,即一些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在考研时选择普通院校为目标院校。此做法并不见得是人往低处走,可能是考生从追求名校到关注专业实力的转变。当然,“逆向考研”思维还需要正向引导,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让“逆向考研”被认可。

“逆向考研”何以需要引导?从“双一流”院校到“双非”院校,两类院校在资源和师资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难免会让考生心理上难以接受,在选择时犹豫纠结。很多人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觉得名校生到比本科层次稍低的院校读研,是出于不想被淘汰的心理,有“躺平”之嫌。因此,不管是从考生还是社会认同的角度看,都需要对“逆向考研”进行重新认识与正向引导。

正向引导“逆向考研”思维,首先要正确看待“逆向”这一举动。或许从学校知名度来说,“双一流”学校确实略高于“双非”院校,但就某个专业来说,“双非”院校里面也不乏黑马。而且,在求职过程中,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往往更受关注,学历背景往往并不是最先考虑的因素。因此,如果学校某学科实力强劲,学生选择考研到该学校这一专业领域,接受更强的专业教育,与只追求学校综合实力和认可度的做法相比,显然更加理性。

另一方面,“逆向考研”的正向引导,需要社会更具包容度。学校没有好坏之分,院校之间术业有专攻而已。不该给学校贴标签,而应给学生自主判断与选择的机会。此外,在考研宣传报道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规划考研,不着重笔墨介绍院校的报录比、报考情况。启发学生明确自己读研的目的以及读研后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并结合自身能力和兴趣去选择合适的院校,才能让他们真正学有所成。

考研不必唯名校

尹思琪(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

在考研热的浪潮中,不少从名校毕业的学生选择报考普通高校,这种看似有违人往高处走的“躺平”现象被称作“逆向考研”。其实,“逆向考研”这个词本身就将高校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从“双非”到“双一流”是向上走,从“双一流”到“双非”是走下坡路,这种认知是不科学的。一味追求名校,并不应成为考研提升学历的首要目标,考生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更多学习实践机会的获得,才是选择考研的理性思考点。

目前的高校实力评估体系比较复杂,学历含金量不应简单以是否为名校来判断。“双一流”代表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强,但不代表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是一流的。相比而言,某些综合排名不高的大学,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实力强劲。本科生更多接受通识教育,更看重名校的整体素质无可厚非;而研究生更多专攻某一专业领域,应更多考虑学校的专业实力和导师水平。因此,部分深思熟虑后选择“逆向考研”的考生,何尝不是一种“向上走”?

对另一部分考生来说,选择普通高校是一种新的出路。一方面,在当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研战场上,退而求其次也是一种降低考研成本、提高上岸率的战术。这种低风险、高性价比的选择,也并非抹去他们的本科名校背景。如果很难继续挤破头考进名校为自己的学历镀金,那么“镀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再者,很多高校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未来想要继续深造的专业领域会发生变化,这也是众多考生跨专业考研的原因之一。通过自学跨专业考研本身就是一件难事,要与名校本专业考生竞争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去普通院校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是实现他们未来学术理想的一种“曲线救国”的方法。另外,从名校“下嫁”来的学生,往往会获得更多导师、科研、实习等资源上的倾斜,加上某些“双非”所在城市的区位优势明显,这对考生自身发展也大有益处。

考研其实也是考心态

张修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

为什么“逆向考研”在这么多人看来是反常,甚至是错误的选择?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正向考研”说起。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正向考研”的心态可以归为三种:第一种比较现实,许多同学高考没有达到自身预期,或不满足于本科院校的层次,想要通过考研进入心仪的院校就读,以期获得名校学历为自己将来找工作打好基础。第二种比较理想,这些考生享受学习,渴望通过更高层次的教育提升自己。第三种比较不靠谱,也不在少数,那就是采取随大流的心态,他们一般扮演着“陪跑员”的角色。这三种原因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归于“正向考研”,他们的目标都是往更高水平的高校进发。哪怕是第三类的“陪跑员”,他们往往也会在志愿院校那一栏填上一个不错的学校。这也很好理解,即便是好高骛远,那自己的目标也要比别人高、比别人远。即便如意料之中那样落榜,也很容易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属于“正向考研”的第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是错的吗?很明显不是。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接收着人往高处走、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信号。但是,金字塔的塔尖就那么点大,很多学生未必能在塔尖找到一席之地。这个时候,一种正确的心态是牺牲高度追求宽度,学校可能会分层次,但专业不分高低。任何领域都有精彩的一页,丢掉名校的念头,在专业选择上多做功课,即便高度稍稍下降,但路走宽了,也走舒坦了。所以,考研的第一步就是先衡量自己的上下限,再结合院校、专业以及自身其他条件作出理性的选择与规划,而不是盲目地冲向塔尖,用无数看不进去的书本压垮自己。

从作出考研的决定,到准备考研,再到考研结束,时间跨度或许会超过一年,笔者身边甚至有大一一入学就向学长请教考研经验的同学。以什么样的心态、做什么样的规划去面对考研,这是考研的第一题。很多人做错了这一题,因此会有所谓的“正向”与“逆向”考研之分。只要经过理性规划,充足准备,保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考研,即便考入层次不如本科的高校,甚至没有上岸,也可以真正说出那句“我努力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