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历年分数线及备考指导

  院系介绍

  经济与金融学院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1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以及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经济统计学和电子商务8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1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1门,陕西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3门(电子商务原理、财政学、国际贸易)。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3个;2019年至2021年,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先后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工程、贸易经济、经济统计学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7年学院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商学院合作推出“3+2”本科+硕士联合培养项目;2018年学院与汇丰银行启动共建本科生“汇丰金融科技菁英班”项目;2020年学院与中国建设银行启动共建“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项目,目前已招收3届,共计100余名学生。2019年与北京大学共建“西安交通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与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西安交通大学—同花顺金融科技研究院”,与大东国际数据集团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研究院”,与聚石云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西安交通大学-聚石‘一带一路’新经济研究院”,2021年与榆林市政府共建“榆林金融研究院”。

  招生信息

  020100理论经济学

  (01)经济思想史

  (02)西方经济学

  (03)世界经济

  (04)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5)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06)企业成长与产业创新

  (0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45经济学

  招生人数:参考2023年招生

  2人,数据来源于研招网

  020200应用经济学

  (01)区域经济学

  (02)财政学

  (03)金融学

  (04)产业经济学

  (05)国际贸易学

  (06)统计学

  (07)数量经济学

  (08)电子商务

  (09)金融工程

  (10)企业成长与产业创新

  (11)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45经济学

  招生人数:参考2023年招生

  16人,数据来源于研招网

  参考书

  845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第九版) 罗伯特·平狄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九版

  2.宏观经济学(第十版) 格里高利·曼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十版

  试卷内容结构

  微观经济学约60%

  宏观经济学约40%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分数线

  2022年

  总分:385,政治:60,英语:60,数学:90,专业课:90

  2021年

  总分:370,政治:60,英语:60,数学:90,专业课:90

  2020年

  总分:365,政治:60,英语:60,数学:90,专业课:90

  复试细则:参考2022年

  复试内容

  复试分专业课考核、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综合面试、综合素质 测试等。综合素质测试报告作为面试参考。复试科目按招生简章公布 的考试科目复试。

  (一) 专业考核、英语听力和口语、综合面试

  专业考核采用线上形式,考试时间为 10 分钟/人,占比 30%  英语听力及口语 10 分钟/人,占比 30%。

  综合面试(含科研能力考察及综合能力测试)10 分钟/人, 占比 40%。 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复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专业课考核(30%)+英语听 力和口语测试(30%)+综合面试(40%)

  (二) 思想政治素质及品德 学院将在复试中考查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品德,主要考查本人 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 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还将向考生所在单位函 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考 生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 综合素质测试 考生通过手机完成(请提前准备具有一定流量的智能手机)。

  录取

  1.总成绩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初试总成绩/本专业最高成绩) *100*50%+复试总成绩*50%

  2.学术学位、专业学位考生的录取工作分别进行,按考生总成绩 排名从高到低录取。录取为协同培养育人项目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 生须签订协同培养协议书。

  3.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 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拟录取的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向考生 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备考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一定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