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9月尾声,一个放弃考研的高峰期。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参加保研夏令营,准备秋招或者出去实习的同时,你会发现一些原本在备战考研的小伙伴开始另谋出路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开始萌生了“二战”的想法。
一、萌生“二战”想法的原因
1.给自己的失败找退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家获取各种信息的效率越来越高。同时,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把读研的意义吹得神乎其神,把考研说得难上加难。再加上流传的各种往届同学失败的“教训”,小伙伴们难免会对可能到来的失败感到恐惧,紧接着就是给自己的失败找退路。
2.认为再来一年会解决很多问题
有些小伙伴会寄希望于,多来一年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这种想法,本质上是带着逃避意味的,用多一年的时间来逃避此刻的难题。
实际上,“二战”时我们所要面对的压力相比“一战”只多不少。“二战”时你的大部分同学好友都各自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朋友。
当你向他们倾诉考研压力时,他们即便有时间有耐心倾听,也难以共情,你的大部分负面情绪还得靠你自己去消化。除了心理上的压力,还有经济上的压力,租过房子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房租水电有多贵。
3.觉得还没准备好
感觉很多东西没能按照预期的节奏完成,觉得按照目前的复习情况来看,哪怕到考前也无法做好准备。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1.焦虑的背后是具体
对于未知的事物,所有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考研也是如此。这次逃避了,放弃了,今后当你不得不去面对他时,困难依旧存在,恐惧焦虑会更加严重,逐渐会形成恶性循环。
踏实做好每一天的学习任务,积极地从学习当中寻求正向反馈而不是陷入恶性循环,才能有效减少大脑的胡思乱想。考研是一场马拉松,如果你感觉累了可以跑慢一些,但千万不要停下你的脚步。因为一旦停下,再想跑起来就难了。
2.你的竞争对手并不是“所有考研人”
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到的半真半假的信息,也是小伙伴们备考过程当中的情绪源头之一。“XXX六月份真题都刷两遍了,我还没开始,我肯定要二战了…”“XXX那么厉害都没考上,我肯定不行…”正如前面所说的,由于如今的考研大热,备考过程当中会有很多人抱着各自的目的向你透露真真假假的信息,你一定要学会分辨。
以往年失败的“教训”为例,如果你要以某一个学长学姐的经历为标杆,衡量你上岸的概率。那么你应该尽可能了解全面的信息,比如他的备考状态如何?他的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相比你的目标如何?而不是仅仅凭着你对学长学姐良好的主观印象,结合他不理想的结果,就草草给自己下“考不上”的定论。其他人的学习进度也是如此,比较之前问问你自己:他透露的进度一定是真的吗?你跟他存在竞争关系吗?有必要跟他比吗?
3.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完全准备好
很多小伙伴觉得自己目前的复习状态不算好,其实是很正常的,就算复习三年再上考场,我们也很难说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也许我们需要逐渐去接受一件事:人生可能几乎不会有我们觉得完全准备好的时候。
此刻的考研如此,读研的生活如此,出了校园的工作更是如此。很多事情甚至不会给具体的ddl,突然的发生,然后立刻要去解决,生活往往不会给那么多准备的时间。
所以,没有完全准备好也没什么大不了,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认真完成当下的每一道题,每一个任务,剩下的就不是我们可控的了。
距离十二月的初试还有四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种下此刻的因,自会有随之而来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