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研(教育心理学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教育心理学考研,教育心理学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论述题

1论述赫尔巴特的兴趣观及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统考2011年研]

答:(1)赫尔巴特的兴趣观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一种将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内心力量,是一种智力活动的特性,并具有道德的力量。他把人类所具有的多方面兴趣分为两大类:经验类的兴趣和同情类的兴趣;把兴趣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探求和行动。

(2)兴趣观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①培养儿童具有多方面的兴趣是赫尔巴特为教学所确立的直接的、近期的目的,教学又是实现道德教育目的的基本手段。

②兴趣观是赫尔巴特设置课程的基本依据之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一致,根据经验类的兴趣设置自然、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学、绘画等课程;根据同情类的兴趣设置外国语、本国语、历史、政治、法律、神学等课程。

③兴趣观是赫尔巴特确立教学形式阶段的重要依据。兴趣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教学进程之中:在教学的明了阶段,学生的兴趣表现为注意;在教学的联合阶段,学生的兴趣表现为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在教学的系统阶段,学生的兴趣表现为探求;在教学的方法阶段,学生的兴趣表现为行动。

2试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其中某个因素举例说明。[统考2008年研]

答:(1)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①理解与表征阶段:将问题的情境转化为某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者说形成某种问题空间。

②寻求解答阶段:在问题表征阶段,个体有可能凭借与之熟悉的问题直接提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若无这种经验,个体便不得不制订计划,如建立解决问题的子目标层级,或选择相应的解决策略。

③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在对问题做出表征并选择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个体要执行这一计划,尝试解答。

④评价结果阶段:在选择并运用某种解题策略之后,个体应对这一策略运用的结果做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检查与答案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地方。

(2)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相关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以及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①有关的知识经验

有关的知识经验是指有关的背景知识,这些知识能促进对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探索的技能在解决问题中不能替代实质性的知识。

②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个体智力水平的高低对问题解决有重要的作用。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分析能力等对问题解决有重要影响,认知特点即对问题的敏感性、灵活性、冲动性、反省性等特点,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动机也影响问题的解决。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既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但动机过于强烈,人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③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问题中的事件和物体将以某种特点呈现,如空间、位置、距离、时间顺序等。这些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影响你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某些呈现方式能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便于寻找解答的方向、途径和方法。某些呈现方式则可能掩蔽或干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增加解答的难度,甚至导入歧途。

④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反应定势也称定势,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定势使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刻板化。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它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提出的。人们通常不能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他们很少考虑具有特定功能的物品的不平常的用途。

⑤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原型启发是指类似事物对人的创造活动所起的作用。原型启发经常成为人们创造活动的催化剂。原型启发法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酝酿效应是指搁置问题对问题解决所起的作用。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的现象。

(3)举例说明

据说,大科学家牛顿很喜欢猫,他自己养了一大一小两只猫。但因猫经常出入屋门,需要他开关房门,影响他的工作。于是他就在门上开了一个大洞和一个小洞。为什么要开两个洞呢?牛顿想:大猫应从大洞进出,小猫应从小洞进出。免得自己去开关屋门。牛顿所犯的错误就在于思维定势对他的影响。这个例子说明了思维定势可能产生消极作用。

3结合生活实际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河南大学2015年研]

答: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1)应用情感的良好榜样,以情感教育情感

通过积极情绪带来的乐观的心态、自信的表现和创造性的思维等积极影响,树立情感的良好榜样。利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范例,让学生明白积极情绪和情感所带来的好处,提高对情绪情感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信念,从而带动学生产生正面的情感。

(2)优化环境氛围,引发积极情绪和情感

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教育的实施。环境氛围分为两类:

①生态环境

在美好和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中,人的情绪也会因此变得积极,教育效果更好。

②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包括社会风气、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良好的人文环境反映着人们的综合素质,一个充满朝气、活力的人文环境,更能够引发积极情绪和情感。

(3)参加实践活动,丰富情绪和情感体验

①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如各种主题班会、联谊活动、实践活动、外出旅游等,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和学生积极情绪培养的内容联系起来,多给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体验,就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帮助学生抑制不良的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体会快乐的情绪,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感受交往的乐趣,形成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②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程度

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满足、幸福等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同时,这又会成为其新的活动动机,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相反,如果经常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畏缩心理。

(4)克服消极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教师要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手段,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表现。例如:①愤怒情绪的释放可采用转移对象的方法;②遇到挫折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③在兴奋的状态下,要尽力保持冷静,与伙伴分享快乐等;④培养健康的幽默感。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教育心理学考研(教育心理学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