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莫奈
“考研热”的话题已经被讨论多年,现实里,热度还在逐年增加,研究生入学的门槛前仍然人头涌涌。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达到457万,比上一年增加了80万。其中,院校计划招生人数为110万左右,这意味着,将有300多万考生落榜。
又是一条要和千军万马作战的独木桥。
因此,在众多社交平台上,记录备考历程成为了热门的话题标签,网友们记录自己日复一日的努力,一旦成功考取到目标学校,他们就会称呼自己“上岸了”。
上岸了——这个比喻既生动,又形象。人生海海,终需要上岸。但是,考研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经历,这条路的酸甜苦辣,又岂止是用”上岸“两个字就能概括的。
01
考研,成为潮流
看看今年的考研成绩,就知道竞争有多激烈了。
3月中上旬,2022年考研国家线公布。数据显示,除少数专业外,分数线普遍大幅上涨,其中有些专业涨幅已超过10分。以学硕专业为例,哲学、历史学、艺术学涨幅最大,达到15 分;教育学、法学两门专业次之,上涨14分;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也普涨12分。值得注意的是,往年国家线的上下浮动分数基本在5到10分左右,今年已超过往年平均水平。
还有媒体报道称,一般而言,往年初试成绩达到 370+或380+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进入复试环节比较轻松,如果有考生成绩能达到390甚至 400 分,基本离“上岸”不远了。
但 2022 年却不同以往,从网友提供的成绩来看,今年初试成绩达到 400 分以上的人已不再是少数,成绩达到390分的更是大有人在。
人数的增加,带来了分数的水涨船高。从更大的视野来看,这种选择背后,是整个时代流动的印记。
2022年如果要选一个热词,那“内卷”或会名列前茅。两年前,几张清华大学学生用功读书的照片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卷”引发的讨论由此开始。照片里,有人骑在自行车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写论文,有人边骑车边看书,有人骑车吃面。“永远有比你更优秀的人在用功”的紧迫感,逐渐从校园蔓延到了求职和就业环境里,倒逼了学历的提升。
2020 年应届生春招的数据显示,硕士的平均薪资水平比本科高了近四成。因此,学历越高,就业机会越多,薪酬水平越高成为了既定事实。而且,有硕士学历背景的毕业生,可选择的岗位多,任职定级时也更有优势。
此外,疫情、辅导机构等因素也在催化考研热潮,近两年疫情不断反复,国外防疫形势更是严峻且复杂,很大程度上隔断了留学之路,导致有出国意愿的学生不得不重新规划人生路线,考研成了很多人的“Plan-B”。
同时,也有不少高校院长、校长表示,很多本科生到毕业时还没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他们希望留下缓冲期,通过研究生三年的时间来找到自己的定位。
不管何种原因,获得一份研究生的毕业文凭,已经是大势所趋。
02
考研,是很多人的重生
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有着无数的网友记录自己曾经的考研心得,有一个@Ivanlu的网友说,“(考研)能不能改变别人的一生,我不清楚。但是对我来说,考研真的能改变我这一生的大方向。如果没有考研,我这一生也没机会来到比较好的大学来体验。虽然不如想象中那么神圣,但能在这里让自己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对我来说已经非常重要了。本科四年时间的不甘心才造就了现在的我,现在我谈不上多优秀,但已经超出五年前对自己的期待了。”
还有人说,“在当今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行业领域对于研究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当前读研能够获得更强的岗位竞争力,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推进,研究生的就业优势会进一步得到体现。”
有网友的故事颇为励志,破釜沉舟只为了拿到那张神圣的通知书:“毕业7年,在大学4级都没过的情况下,考上了211学硕。当时卸载微信、斗鱼和一切娱乐app,手机只保留基本功能。6点起床,10点半刷牙,中午睡半个小时,从0开始,复习全书,第一页就看了两天,在这样的情况下,边百度边翻教材熬过来的。”
很多人称考研是第二次高三,不仅是因为辛苦备战,日日为营,更因为独木桥另一边有一个向往的远方,通过一次相对公平的考试,那些在本科阶段有着遗憾的学生往往能鲤鱼一跃,走进梦中的学堂。
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能在研究生阶段获知到人生的新定位,用足够的智力和学识想明白他们在本科阶段没有想明白的道理。
考研政治名师徐涛就曾发过一条微博,有粉丝给他投稿,感慨读研究生的生活相当忙碌,跟设想的有出入,徐涛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有很多同学,其实并不知道‘硕士研究生’到底是什么?他们在考研的时候,只是想赢,只是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但是一旦赢了以后,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赢了个什么东西回来,经常哀怨,甚至想退学。”有网友问他,研究生究竟是什么。他回答说,“研究生是什么并不重要,也没人能告诉你唯一的答案。读研的过程,每个人想从中实现的东西不一样。”
所以,考研的热潮下,我们要想清楚的是:考研为的是什么?
03
上岸之后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考研是否真的有必要?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这么说:“这是一个学历通货膨胀的时代,你很难像二十年前那样,随便凭着兴趣读一个硕士,毕业就能确定有光辉的前程。
所以,在考研这件事上,不得不用最功利最现实的视角,去计算其价值与时间成本之间,孰重孰轻。
总体来说硕士依然比本科有较明显优势,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考研,而非单纯为了考研而考研。”
这番话,其实跟上述投稿同学的疑惑相似:研究生考试通过后,人生是否就会一帆风顺许多?并不一定。考研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我们获取知识是为了拓宽视野,是为了日后的发展积淀自身,最终过上想要的生活,成为想成为的人。
在这条拓宽自我的道路上,如果能遇到好的考研老师,遇到合适的考研教材,那不仅能备考顺利,更能拓宽视野,提示眼界和思辨能力。
在考研界,有一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那就是“考研政治名师”徐涛。即使是没经历过备考的同学,也肯定在书店看过他的书籍,或者在网上刷到过他的视频。
徐涛是政治经济学博士,与此同时,他还是香港大学访问学者,研究生导师。在考研界,他的经验丰富,参与出版过多部具备权威性的书籍,是全国畅销黄皮书系列主编,著有《考研政治核心考案》《考研政治通关优题库》以及《考研政治考前预测必背20题》等辅导用书。
徐涛长期从事考研政治的教研、教学工作,语言风格幽默,并且善于总结方法,捕捉热点。目前,他的微博粉丝达到了758万。
这次,徐涛联合以政经内容报道见长的南风窗,面向广大备考2023年研究生的考生出版了《考研政治 从热词出发》,该教材结合了考研政治大纲,以及南风窗历年报道为例子,串联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法典、新发展阶段等经典政治名词,并深入剖析每个热点的内涵和外延。
如果将这本手册通读完毕,那对理解政治考卷上的试题将会更有心得,也将在考研政治的考场上信心十足。
比如,“实践和认识”是一个贯穿在政治哲学领域的热词,这一章选取了基因剪刀这一篇文章作为阐述的例子。因为人类尚未完全认识到这种新兴技术会带来何种影响,所以困惑围绕在了监管机构、医生、医药公司等利益相关方身上,通过对这些新技术的进步、伦理考验等问题的探讨,考生可以深入地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不难发现,这本教材不仅帮助我们理清试题思路,还能让人获得更对政治这个学科的掌控感。
有了一本知识涵盖全面的教材,备考将会变得事半功倍,我们就更能达到心中的远方。考研这条路,也不会那么艰苦和孤单。
小红书上,徐涛的一段视频曾经获得很多观看,并收获了一万点赞量,他这样寄语考生,“我认为考研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台阶,所以,所有有上进心的人我想都不会放弃去迈上这个台阶,但是大家也不要忘记,考研它只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最终途径……我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现在,南风窗官方商城上架了考研政治教材《考研政治 从热词出发》,点击下方链接就能第一时间购买,开启你的考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