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大战启幕,考研成为人生退路?

  

  • 文 | 金刀
  • 编辑 | G3007

  

编者按

考研大军里的大多数:他们对前景目标都感到焦虑、迷茫,只能依靠研究生来摆脱就业压力,实现延期毕业。

一年一度的百万人大战,又默默卷了起来。

根据全国的统一安排,2023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在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工作安排在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所有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

在具体的考试时间安排上,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6日。

从2017年人数突破200万开始,考研热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参加考研人数为457万,比2017年的2倍还多。即将到来的2023考研大战,各方预计人数将会突破500万,某机构预测人数最高将达520万左右,从之前人数增长情况来看,这一预测也并非言过其实。

(单位:万人)

  

01
卷成修罗场

考研人数突破500万的背后,却是种种现实社会的折射。曾经,考研是青年学子励志进取的重要标志之一,他们怀揣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参加考研。有的人因为高考失利进入二本院校,想要逆袭到重点大学;有人本就在985院校,想要冲击清华北大;有人不喜欢本科的专业,想要通过考研重新再选一次;有人希望提升学历,能进入更好的公司;有人想要从事科研……现如今,考研大军里加入了这样一帮人,他们对前景目标都感到焦虑、迷茫,只能依靠研究生来摆脱就业压力,实现延期毕业。

我国恢复高考后,因为数量稀缺,大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天之骄子”,以至于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认识,只要考上大学就有好工作。再往后,随着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人们认为重点院校才是拥有好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唯一条件。而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需求方对于大学生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仅凭着一纸学历就能取得某种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社会观念在短期内无法顺利扭转,所以会出现部分人疯狂堆砌学历的现象,认为高学历“选择更多”。

产生这样的认识除了社会公众本身因素外,也与社会上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新闻有密切关系。我们经常能看到“某街道招聘北大硕士”、“北大博士当城管”、“高中老师只要双一流硕士”等吸引眼球的新闻,在目前内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更多人选择进入体制内,提升学历成为他们跨越门槛的必选项。

这些参与考研的人群目前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没拿到保研名额的应届生、另一类是往届考研钉子户、还有一种是在职人士。其中在职人士主要是靠提升学习增强职场竞争力,且考试与培养模式与全日制有所不同,虽然较之以前难度增大许多,但仍然没有达到夸张的程度。而其他两类人参与的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已经卷成了修罗场。

  

02
“希望我也能像范进一样中举”

小谭高中成绩一般,上了一所普通一本高校,但他有着强烈的名校情结,一定要通过考研实现985名校梦。他于2018年就锁定了省内某所顶级高校并参加了当年的考试,但是最终成绩距离进入复试线还差15分。他拒绝了调剂,也坚持不找工作,2019年毕业后继续在家全职备考,结果当年分数比前一年距离分数线差距更大。周围朋友和家长有人劝他放弃早点找工作,也有人试图建议他换一所院校,都被小谭一一否决,在他心目中目标只有那一所才是自己的梦中情校。

2020年因为各种因素叠加,小谭的考研之路饱受挫折,最终还是以5分之差落败,但是这次的分差让小谭燃起了希望,他感觉距离考上只有一步之遥。因此,2021年小谭制定了更加严酷的复习计划,并且在最终考试中取得了402的好成绩,这样的高分如果放在10年前,几乎可以说是第一名的水平。但是在这一年,小谭所考的专业涌现出了一大批410+的高分选手,最终他还是失之交臂。

倔强的小谭不甘心自己这样的高分调剂到其他学校,所以2022年又继续发奋备考了一年,通过这么多年备考他突然能明白范进中举后为什么欣喜到发疯。“如果我这次能考上的话,我也要疯他一段时间。”小谭这样对自己说。

  

03
提升学历不如提升能力

事实上体制内的工作数量非常有限,大多数人最终也不会走入体制内。而在体制外,大量企业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来支撑工作,但于此同时大量毕业生除了学历外泛善可陈,双方供需不对等也引发了很多矛盾,我们认为背后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学校盲目设置专业

在专业设置方面,一些学校存在盲目跟风情况,只要看到社会报考热门,便不顾自身情况盲目开设相关专业招生。在培养过程中因为自身水平问题,导致应届生各个方面水平低下,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2. 学生缺乏正确职业教育

虽然大学里都会有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但实际上内容务虚居多,高校的老师主要以学院派为主,缺乏对社会及企业的认知,导致某些信息传进学校后产生了变形加工的情况。学生根本不了解企业需要的技能,在培训机构推波助澜情况下,盲目跟风考研考证,但没有实际工作技能,也导致就业困难。

3. 社会大众缺乏信息甄别能力

现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网络上一些培训机构,或者个人媒体工作者,为了流量需要,会故意搞出一些信息,误导社会大众进行选择。例如前几年互联网公司火爆时,全网都在鼓吹计算机专业人上人,薪资高就业一流,加上很多学校疯狂扩招计算机专业,目前该专业也进入了卷王模式。如果按照目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计算机专业在巨量人员“挤兑”后也将从神坛跌落。

4. 学生专业技能不够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堪忧,专业水平急需要提升,这种本质的问题往往会被忽略,或者冠以“我不喜欢”、“学了没用”之类的话搪塞过去,从而掩盖自身懒惰的事实。这是一个多因多果的世界,不是只有一条道路才是正确选择,面对问题有很多解决途径,躺平不会是其中最好的那个。

5、缺乏终身成长思维,希望一劳永逸

未来的社会是更多元化的社会,即便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也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成长。很多人认为依靠一纸文凭就能解决未来职业发展的问题,显然并不符合实际。事实上,社会大染缸跟学校相比,反而能够给人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度的成长空间。

  

结 语

准备参加考研的人,不妨花点时间多考虑一下自己的动机,是不是真的为了提升某些实力,还是单纯想要逃避。网络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话: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被很多人视为经典。但是当你某天想明白后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切,你会找到一种比逃避更有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