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考研(南师考研分数线)

南师考研,南师考研分数线

2020年,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为什么这么想念老师、想念同学?

为什么这么盼望校园,盼望课堂?

暂停之后再出发,

我们发现:世界那么大,幸好遇见你。

名校力量,地域精神。

钟山脚下,玄武湖旁,明城墙边,秦淮河畔,教育之光在南京发展的脉搏中闪耀。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名校成为南京深化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选取南京十所代表公办初中深入采访,它们有的在岁月中深耕,成为家长信任的资深名校;有的注入名校资源,成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学校。

它们在时间长河上隽永向前,彰显南京教育生机勃勃的“名校力量”,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高质量的学业水平,更是受用终身的人性、人格、人品教育,给学生以尊严和个性、智慧和惊喜、快乐和幸福。

今天,一起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

2019年,南师附中教育集团再添一所优质初中,位于鼓楼区幕府西路92号的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低调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而孩子们的校服也变成了青春醒目的南师附中统一样式——“附中绿”。

Favorite School

学校是南京市教育局直属管理并重点打造的全市唯一一所直属初中,现归属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学联合体,是南师附中直属初中部。与南师附中一体化办学以来,不断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师资培养和教研组建设力度,学校充分利用南师附中集团名师资源,陆续选派教师赴集团学校跟岗交流研修,与南师附中集团校共建名师队伍、共享名师资源,学校将陆续分批次选派90%以上的教师与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等集团校,共同打造南师附中集团优质教学团队。

美丽校园

与此同时,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建立个性化发展档案,依托青蓝工程,落实“五个一”要求。定期举办教师沙龙、邀请专家面对面指导等活动,青年教师迅速成为学校主力军,8位老师的市级课题结题。1名教师评为市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评上市优青,评上区学带、区优的教师近10名。多位青年教师在省级教学展示、市级学科基本功大赛崭露头角,李莉老师在2019江苏省信息化教育能手大赛中喜获南京市特等奖、江苏省一等奖。

改造后 Reading 阅览室效果图

改造建设

学校正在进行宿舍建设,计划今年暑假后启用,解决部分家长无暇管理孩子学习生活的问题,成立“小候鸟工作站”。学校提供温馨舒适的学生宿舍,配置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生活上,专职生活教师负责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健康管理。学习上,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为同学们答疑解难。

校长的话

去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正式加入南师附中教育集团大家庭。

我一路在南师附中教育集团成长,附中的文化从来不将“成绩”放在第一位,而是将“人格”培养摆在最中心的位置。

校长 龚国祥

我们的学生要懂得感激与感恩,懂得自尊与尊人,具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毅品格,树立正确的切实可行人生理想,成为用智慧驾驭智慧的人。

改造后 大门效果图

南师附中实验初中是一所公办初中,学生学情多元。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使教育和它的创新为了一切学生,这是基础教育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责任。不做“花架子” ,在基础教育阶段认真全面的设计好学生培养课程。

我们首先做好普适性教育,通过精准教学和智慧德育完成。精准教学就是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人都做到最好,对不同群体实施不同培养路径达到培养目标。智慧德育就是育人讲究智慧,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同时,我们接轨南师附中的“菁英教育”。“菁”指生命力旺盛,草色青青,意蕴附中学子的可持续发展;“英”指事物最精粹的部分,指具备核心素养的附中学子的卓越成长。我们努力为学有所长的孩子创设条件,为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厚实的底子。

我正在计划开设“诚朴讲堂”,邀请毕业多年的南师附中校友和我们的学生线上分享经历。他们除了带来各地的风土人情、奇趣妙事,还会有毕业后闯世界的酸甜苦辣,以及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自己从事职业前景,这是一种独特的传承。

人生要面对一扇扇门,我们帮助孩子一起打开,去到更远更高的地方。

校园故事

精准教学让学生跳出题海

作为南京市教育局唯一的直属初中,南师附中实验初级中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学团队——具备中学高级职称及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人数的近一半,教师团队硕士研究生学历近70%,一大批教师均具有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素养。

李汪

李汪老师是该校教学处主任,他介绍,近年来,学校正集中力量进行“基于智慧教育技术平台的初中课堂精准教学实践研究”。什么是精准教学?什么是智慧课堂?这样的教研实践意义在哪里?

“简单地说,就是认识到数据的价值,读懂数据反馈的信息,再基于分析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李汪老师概括道,“要想学生跳出题海,首先得让老师跳进题海,用大数据技术为每一个学生排除掉课业中的无用功,为他们找到各自学习中精准的发力点。”

举例来说,A学生在数学几何学习中,对圆的证明总是出错、但是三角形的证明却掌握得很好,这时学校的智慧教育技术平台会做出分析,给A学生的几何作业将高频率出现圆的证明题型,而三角形证明题型就会低频率出现。再如,B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某个语法一错再错,技术平台通过大数据逐层分析,此后,B学生的英语作业里,无论是阅读理解题,还是完形填空题,都会反复出现与这个语法高度相关的练习。“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学生的学情不同,他们收到的作业就不一样,那些重复的、无谓的学习劳动,从技术层面被筛除了。”李汪老师继续说,“我们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推送,完成对学习薄弱点的诊断,精准评价学习,精准实施个性学习补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丰富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目的。”

基于智慧教育技术平台,南师附中实验初级中学正积极探索“导学+合作+平台”的教学新模式,将规范的教学环节、适切的校本作业、有效的合作学习与智学网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的精准研究。对于教师们而言,备课组在备课时提前备好“导学”案,课堂借助教育智能测评系统,短短几分钟,评测出学生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哪些知识已经熟练掌握,哪些知识点需要加强练习,通过测评一目了然,精准定位薄弱点,制定高效的学习路径,达到减负增效的办学目的。

据了解,2017年,该校开创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学班”,通过大数据采集跟踪分析,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从学习档案精准了解学情,使作业布置和讲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推送,让练习与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匹配。经过两年的实践,该班40多名学生成功实现跳出题海、高效学习的目标,推进率、总均分等多项指标与同年级和区域学生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

“开心农场”

在劳动教育里孕育有爱有趣的灵魂

劳动教育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南师附中实验初中一直有着顶层设计。2019年,在龚国祥校长的带领下,德育部门制定了劳动课程纲要,这意味着该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实施将更加体系化、课程化。

孙超

“具体来说,我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公益服务性课程三大类,涵盖的子课程非常丰富,涉及到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该校初一年级组长孙超老师介绍说,“这其中,最具有我们学校特色的,应该是‘开心农场’农活课程。”

在南师附中实验初级中学的后山,有两亩方田。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被学校巧妙运用,开发出了一块适合于学生劳动耕作的小菜地,名曰“开心农场”。校方将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后山“开心农场”的土地养护、翻地、施肥、植物播种及收获等劳动活动。

“每小块田地前都插着包干班级的牌子,每日大课间各班分小组来劳动,浇水,除草,为番茄、黄瓜搭架子……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作为年级组长,孙超老师深知这一节农活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孩子们太积极了,经历春耕夏耘之后收获累累硕果,用汗水来体验劳动之美,对生命真谛的体悟油然而生!”

据介绍,自加入南师附中教育集团以来,该校“开心农场”劳动教育项目从最开始简单的学生参与劳动活动,逐渐向课程化方向推进,确立了“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明确了每周1课时的课时安排,逐步形成课程的评价方式,学校采用过程记录的方式,量化记录学生平时的劳动观察、劳动表现和劳动工作量,并通过主题晨会、班会等形式定期举办分享活动。

“与此同时,‘开心农场’项目也是一个践行行知理念、实践生命教育的生动案例。”孙超老师表示,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三位一体。“同学们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还需要查阅观察蔬菜生长习性,研究养护操作,分享交流成果心得,做到‘劳力’与‘劳心’相结合,亦是知行合一。”

孙超老师认为,“开心农场”劳动教育还是一项非常好的生命教育活动。他举例说,今年的主题为“生命的守护与接力”。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有节,而能五谷不绝,这是一种生命的规律。今年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延迟开学,为了不耽搁春种,初二年级返校复课后立即进行了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种苗的播种,待到初一年级复课后负责日常的浇水、搭架、施肥、除草等养护,待到夏时三个学段的同学们共同完成果实的收获。“从一株小苗栽下,经过精心养护,结出累累的果实,这是植物一次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同学们接力守护、体悟生命力、孕育有爱有趣灵魂的过程!”孙超老师说。

“幕蝶行动”

种下一颗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种子

南师附中实验初级中学于2012年9月由南通路原址搬入地处长江之滨幕府山风光带的新校区,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近两亩的“开心农场”让学生们过了一把种植瘾,而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引来的蜜蜂、蝴蝶等昆虫却遭到了学生的“追捧”,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陆燏

“初中生对大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蝴蝶往往十分欣喜,会去捕捉玩耍,有的会把蝴蝶翅膀弄破,甚至有的会把蝴蝶弄死。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让学生对生命、对自然不再珍视。”该校生物教师陆燏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校园内多样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近年来组织学生们开展“幕蝶行动”。

“‘幕蝶行动’,顾名思义,意为:幕府山周边的校园蝴蝶监测和环境保护宣传。”陆燏老师介绍说,“幕蝶行动”选择以样线监测和随手拍的形式,让同学们接近观察、了解蝴蝶,“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生物学知识,还培养了大家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

陆老师举了一个例子,生物课本在讲授“保护色和拟态”知识点时,配了一张枯叶蝶的图片,“初中生观察能力真是很厉害,跟我说‘蝴蝶配图错了’,课本上用的是‘黄钩蛱蝶’,它的翅膀合起来也像枯叶的斑纹和色彩,但是翅膀上有一道白色的C字型小钩,这道小钩的存在,就可以证明不是枯叶蝶!”于是,陆老师执笔给教材编辑部写信,希望下一版的课本上就此配图作出更正。

据了解,自社团组建伊始,“幕蝶行动”就已加入江苏蝴蝶监测项目,该项目由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江苏蝴蝶监测中心)李朝晖教授主持,影响力全国领先。“蝴蝶是一种指示性物种,是环境的晴雨表。”陆燏老师解释,毛毛虫习性单一,只吃一两种植物,每种毛毛虫吃的还都不一样;如此一来,只有物种又多又稳定,蝴蝶的种类才会越来越多。

目前,在南师附中实验初级中学校园里,师生们监测到的蝴蝶已经有40多种。“幕蝶社团”的同学们还在陆燏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们的陪同下,走出校园,走进幕府山、老山,亲身投入蝴蝶监测随手拍活动,学会科学填写监测记录和处理监测数据,为江苏蝴蝶监测中心提供第一手的监测数据。

“前几年,‘幕蝶社团’主要在做监测、数据整理分析,这两年开始转型,向着科学阅读、自然笔记(绘画+文字)、摄影技巧、认知交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陆燏老师还表示,因为社团活动常常需要走出校园,家长志愿者们参与其中,青春期的亲子关系也在潜移默化中融洽了。“我校2019年初三毕业生邵平栎,就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幕府山里拍到了橙翅襟粉蝶,这是幕府山里首次发现的蝴蝶品种,说明山里的生态环境更好了,我们整个江苏监测群体都为之振奋!”陆燏老师说。

“看破茧成蝶,看生命成长,再停留在指尖,继而放飞,这个过程,每个孩子都特别开心,还会写在作文里与师长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悟!”陆燏老师说,从教20年,这一直是她感到幸福的时刻,“在孩子们心田里种下一颗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种子,更加懂得对生命的尊重。”

加入附中集团跟岗研修

90后老师获南京市教学大赛特等奖

90后的李莉是一名中学物理老师。2017年,她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硕研毕业,随后加入到南师附中实验初级中学这个大家庭。两年多来,李莉迅速成长,不仅站稳了讲台,自身的教育和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物理学科从初二开课,在我正式入职之前,学校就安排物理教研组长与我对接,安排我进入初二年级听课。”李莉说,这段过渡期很珍贵,帮助自己适应了由学生向教师的身份转换。正式上岗后,通过“青蓝工程”,学校为自己配备了两位师傅——程欣老师教带班、孙超老师传教学,同时,和自己的搭班的是张任萍副校长,这些师傅们都给予了她无私的帮助。

李莉

“师傅们跟我说,新教师可以‘慢一个课时’。”李莉老师解释,“我自己对教材理解备课的时候,可能认为很简单,但是在听过师傅和同教研组老师上课后,我会好好去琢磨他们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和难点,分析一下学情,找到自己的遗漏和不足,摸索改正,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李莉老师介绍,在南师附中实验初级中学,每周的教研组组内备课活动,一直是在严谨认真的氛围中进行的;与此同时,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平均每月都有一两次活动,85后、90后的青年教师,在沙龙里讨论教学和论文、分享经历和收获、还与许多专家教授面对面,教育教研氛围非常浓厚。“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进步,这应该促使了我对待教学工作始终保持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态度。”她说。

学校与南师附中集团一体化办学之际,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大教师培养、交流学习的力度,分批选派教师到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和南师附中树人学校等集团校进行跟岗交流研修。“我有幸成为第一批教师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跟岗交流,深度融入新城初中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新城初中物理组老师的交流碰撞中,学习了解课堂教学艺术、专业发展等内容,感觉受益匪浅。”李莉老师说。

2019年11月,李莉在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中荣获了特等奖,并作为南京市代表选手参与了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获得一等奖。“备赛阶段,我把这节课的内容在全年级每个班都上了一遍,同组的老师们提供了很多建议,每上一次就帮我修改一次教学设计,反复地磨课,实验设备DIS传感器测速度,我们自己组装,大家共同探讨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同时,我当时还在新城初中跟岗,新城初中物理组老师也给了我指导意见,帮助我完善这一节课。”李莉说,这一荣誉的获得,离不开组内老师的帮助以及学校给青年教师提供的良好平台。

通讯员 段坤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束宇

视觉设计 章伟 编辑 周卉卉

南师考研(南师考研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