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一词“火”了,它是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大学研究生深造学习的一种现象,更是被大家理解成211/985高校毕业生考到非211/985高校大学研究生。
那逆向考研为哪般呢?众人不解,我认为是唯“学历与就业”尔。
01
多所“双非”院校出现名校生“逆向”考研
逆向考研在这两年已经出现,特别在专业有特色的大学,备受逆向考研生的喜欢,只是大家并没有注意吧。
比如2021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布报考该校研究生12100多名考生中,有602名来自“双一流”高校,其中浙江大学就有96人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毕业生。
比如2022年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新生数据有92名来自985高校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比如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3188名,有159人来自“双一流”高校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很多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选择报考“双非”院校研究生,这也让“双非”大学高兴不已,毕竟招收到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真不容易啊,而且也间接证明了大学的专业有特色、实力强,对大学的知名度提升也有一定的好处。
02
为何211/985高校毕业生逆向考研呢?
为什么会出现“逆向”考研现象呢?不在乎四点。
第一点:考研人数多,竞争大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1万,2021人考研报名人数377万,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突破400万,高达457万,预计2022年考研人数突破500万,在520万人左右。
如此庞大的考研队伍,而考研录取率在30%左右,并且211/985高校招生研究生人数中保研生又占一部分,考研生想考上211/985高校真不容易,不如退其次读综合实力强且专业有特色的“双非”院校。
第二点:考研生“心态”的变化。
关于高考报考大学和考研,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对:“本科看学校,硕士选专业挑导师”。
高考,大家都是以考入211/985高校为荣,而到了大学,你慢慢明白,211/985高校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牛,有一些“双非”院校的学科实力也特别强。
比如长春理工大学有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它的光学工程是A–学科;
比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B+学科,学科实力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所以在“专业优先”的心态变化上,211/985高校毕业生逆向考研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点:被迫“调剂”。
我想大多数211/985高校大学生考研还是首选本校或其他211/985高校吧,真正的去选“双非”院校占少数。
但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招生竞争激烈,有些高分考生不想浪费时间,不得不选择调剂到“双非”院校,这也推高了“逆向”考研的比例吧。
第四点:提升学历,提高就业率
不管是考211/985高校研究生还是“逆向”考研,其实都是为了提升学历提高就业率。
据数据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人数909万,2022年高校毕业人数1076万,毕业人数增多,加上“口罩”问题,就业形势不是太好。
而逆向考研,一次上岸,是众多毕业生求之不得之事,也是提升学历的最好的办法,更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对未来发展特别好。
03
逆向考研不可笑,想考上需要好好准备
逆向考研,打破唯“名校”论,是一种非常正能量的现象。
我看好逆向考研,它让更多人看到“双非”院校的学科实力,能考上就值得欢喜。
不过,以考研录取率30%左右的数据,逆向考研也是不容易的,不能因为我们来自双一流高校就不用心备考,我希望大家对考研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尽早确定目标大学和专业
双一流大学对考研目标和专业肯定会有所犹豫的,因为所读大学名声高,内心也想考211/985高校,这就导致考研生纠结和摇摆。
我建议大家量力而行,尽早确定目标大学和专业,不论是考211/985高校还是“双非”院校,早下决心,早准备,才更有动力,不迷茫。
第二件事:不可“好高骛远”掉以轻心
考研不同于高考,它不仅需要你各科成绩过国家线,也需要通过面试,并且各专业招生人数少,择优录用。
因此不是说,我们来自双一流高校就学习天赋强,高人一等,凭借着初试成绩就能逆向考研成功,每年考研招生,都有初试成绩第一名的考研生被刷掉,根本原因是没认真备考面试,所以逆向考研生想考研成功也不容易的,千万不要好高骛远掉以轻心,认真备考才是最重要的。
04
我支持“逆向”考研
我特别认同一句话:“学历越高,生活越好”。
高学历的人,他的智商、见识和人际关系都会处于高水平的,这会让他更容易追求到想要的生活。
而想拥有高学历,专考本,本考研,研读博都是好的进步。
因此随着考研竞争越来越大,为了读研究生,211/985高校毕业生逆向考研是不错的选择,有了硕士学历,就业会更有竞争力,我们更有机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你说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