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成新趋势 从单一追求名校到更重视专业选择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已接近尾声。随着近年来考研热度的提升,“逆向考研”的现象开始出现,即“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这一现象被一些网络评论所言是“内卷”下的“混文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所谓“逆向考研”实则是很多考生经过深思熟虑后,从单一追求名校到关注专业实力、职业规划的理性转变。

  记者 邬靓

  “优势专业和南昌引才力度吸引了我”

  高等教育资源,并非都要向名校集聚。办学上有特色有水平、与地方和行业深层融合的“双非”高校,正在成为考研热门学校;真心实意地引才留才政策也获得“双一流”高校学子青睐。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新生田悦就是很好的例子。

  “选名校不如选个好专业、好的就业前景。”田悦本科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谈及考研为何没有继续选择名校时田悦告诉记者,“江西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这一点我很是青睐。深入了解后发现,江西农业大学还有不少博士学位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很适合像我这样有考博计划的学生。”

  那时起,田悦便对江西农业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真正让她下定决心报考江西农业大学,是去年通过网络得知南昌市举办10万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百场校招”活动。“提升学历也是为了更好就业,因此一座城市的相关产业发展、就业前景也是我考研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网络了解到南昌‘人才10条’政策,落户奖励、创业担保、购房补贴……每一条政策、每一个举措都是‘真金白银’,对大学毕业生落户南昌、留昌就业创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让我对南昌这座城市的好感度直线上升。”田悦告诉记者说,“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和南昌引才力度吸引了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十分重要。为此,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仅我校国土学院今年招生就已经过百人。”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教研室主任魏宗强副教授表示,如今考研人数不断增加,名校竞争压力大,录取分数线较高,不一定能选到自己想要的专业。而江西农大组建了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1个,拥有全省唯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资源,成为吸引农学专业优秀学子的一大优势。不难发现,考生大多是冲着这些目标高校的热门、强势或者是适合自己的学科专业而来。所以,表面上看是“逆向考研”,其实是“向热门强势专业集结”。

  “完善的升学通道让我决定放弃名校保研机会”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二等奖”“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七届‘华创杯’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一等奖”……早在本科刚入学江西财经大学时,王子玉就决定未来要继续攻读研究生。为此,大学期间她一直特别努力, 并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与学生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有了优异成绩、参赛荣誉的“加持”,让王子玉收获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保研资格。然而,成功获得名校的保研资格的她竟然有些犯愁,“虽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名校,但母校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A-等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择名校还是择专业,这让王子玉很是纠结。

  “在保研名单公布后,学院老师仔细地询问我的升学计划与目标,并推荐我关注学校最新发布的‘硕博贯通’政策,就是在从本科阶段提前选拔优秀的‘科研苗子’进行硕博贯通培养,以保持科研方向的连贯性,更有利于做出精品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能享受学校适度拔高硕士研究生相关待遇。”在咨询学院老师、与家人朋友沟通、综合考虑学科优势与未来职业发展后,王子玉最终决定留在母校江西财大,继续攻读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据了解,如今很多“双非”高校和职业院校,都在走“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的路线,部分学科管理也很拔尖,跟名校的同类学科相比更具竞争力。仔细分析,王子玉的选择实则是对学业更为理性的规划。“在导师陶春海教授的指导下,我研一期间也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并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项。”谈及当年的决定,王子玉表示从未后悔。

  江西财经大学近三年来招生收重点大学毕业生分别为:153人、184人、190人,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逆向考研’,说明考生逐渐改变以往只认名校的选择方式,越来越重视专业的选择,尤其是那些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站在社会发展前沿的专业,逐渐成为考生填报志愿的首要考虑因素。”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金星认为,考研并没有所谓的“逆向”,只是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其实也反映了现在学生更从实际出发,更着眼于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