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参考书目(考研参考书目怎么找)

考研参考书目,考研参考书目怎么找

音乐学全面解读

历年真题及考试范围、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解析

背景介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成立于1978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国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音乐学理论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音乐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考古学、音乐社会学、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文化人类学、乐律学等。

目前招生主要涉及方向主要有:

01中国音乐史:项阳

02中国古代音乐史-1:李宏锋

03中国古代音乐史-2:曹贞华

0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李岩

05中国近现代音乐史-2:石一冰

06传统音乐研究/音乐文献学:李玫

07传统音乐研究:陈燕婷

08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王英睿

09音乐考古学-1:王清雷

10音乐考古学-2:冯卓慧

11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研究:吴玉霞

12中西方音乐交流:孙晨荟

13民族音乐学:高舒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 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07专业史论(音乐史论相关内容)

历年真题及考试范围

音乐史论目前的考试范围比较清晰,主要是包含了下面几个方面:

音乐史论的考察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外音乐史、音乐理论以及音乐考古这几个部分。

从题型上来看,这几年的初试题型基本按照名词解、简答题、论述题的形式来安排。

参考书目

必备参考书目

刘再生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孙继南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周青青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

郑祖襄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

辅导书目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史论历年真题》

《中国音乐史重点资料》

《音乐学基础知识及补充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史重点题目讲解》

《音乐史复习题》

《中国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

刘再生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工作,数十年来,进展都较迟缓,但是近十几年,却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惜的是,这些成果分散发表在各种不同的音乐刊物上,倘非专门收集的人士,实在不易窥其全豹,沧海遗珠,那就更在所难免了。这本稿子则由于前面所说的物色,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使读者在获得通常所说的古代音乐史常识之外,同时接触到各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各咱不同的见解。这里,随举些例子:对于我国间律形成的时期,过去只凭文献资料加以推断,其实是并不清楚的。十多年前,根据对于出土的音乐文物的调查和考证,先后出现了两种新的见解,即吕骥同志所认为的“我国五声音阶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已经形成”的观点;黄翔鹏同志所认为的“完整的七声音阶至迟在晚商期间已经形成”,从而推断“我国音乐中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有一个长期并存的传统”的观点。这些,都能从本书中找到清楚的叙述。不久前,李纯一同志发表了不同意将地隔三百公里之遥,年代和文化遗存是否相同尚末搞清的两个埙合并研究,因而做出不同推断的观点,同样为本书怕收纳。这些观点不一的研究成果,虽然一时难定是非,但是对于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显然都是有益的。因此,本书的这一特色就是不可磨灭的。

孙继南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周柱铨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修订版)》由文字、图片、谱例组成。作为一部具有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特色的音乐史读物,也适宜于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阅读,从中可以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一至第七章为古代音乐部分,第八章为近代音乐部分,第九章为现代音乐大事记,三者有机地组成中国音乐历史长河的概貌。本书力图用唯物史观去探索我国几千年来音乐发展的规律,对于各个时代的重要音乐文化现象、音乐人物和音乐作品,也力求在资料准确的基础上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解释与评价

周青青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是中央音乐学院从1993年9月开设的课程。它集中而系统地讲述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在艺术特点和音乐形态方面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贯通,努力探寻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及传统音乐形态思维的特点。而在我国一些师范院校、艺术院校或音乐院校中,有关中国民间音乐的课程往往或者门类不全(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只讲民歌和民间器乐),或者分门别类地、而不是系统贯穿地讲,或者是将民间音乐与一些专业音乐家创作的民族风格的作品混杂在一起讲述,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对我国民间音乐发展规律及艺术特点的系统研究和探索。在今天外文化界越来越重视民间底层文化的发展形势下,在我国音乐院校和艺术院校内,对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点进行系统讲述和归纳是十分必要的。

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套装上下册)》共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由远古至宋代;下册为元、明、清三代。关于曲例。留存到的古代音乐作品,绝大部份都曾经过了长期集体创作和加工的复杂过程,都曾随着社会条件的变迁、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要求的变迁,不停地改变着;它们留存到的形式,已是长期集体加工的结果;它们与初创作的原始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有联系,所以我们可以用来作为古代作品的实例;因有区别,所以我们在参考曲例的同时,又不能不对其历来经过的变迁有着一定的估计。

郑祖襄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

本书有两大特色。一是内容丰富,书中涉及的知识面既十分广博,又能做到提纲挈领、扼要深透,显示出作者的精思和功力。二是语言平直坦城,不摆学者架子,不故弄玄虚,用连专业人员都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吓人。总之,这称得起是一本有一定深度又诚实可信的著作。

参考资料

主要内容包含:

1.《音乐史论历年真题(1993-2022)》

2.《中国音乐史》

3.《音乐学基础知识及补充知识点》

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5.《音乐史重点题目讲解》

6.《音乐史复习题》

7.《中国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

2023版音乐史论资料内容

音乐史论历年真题

中国音乐史

音乐史重点题目讲解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学基础知识及补充知识点

音乐史复习题

中国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

1.《音乐史论历年真题(1993-2022)》

我们精心整理了历年真题,大家可以根据往年的题目摸索艺研院的出题套路。虽然艺研院的题目类型、考察范围一直都很稳定,但是仅仅是参考书的理论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艺研院对于答题的要求也很严格,必须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自己的创新点,有自己的论据论点,如果出现模式化、雷同化的答案,判卷老师都会直接打出最低分。

所以大家一方面要多做真题练习,理清考试范围是出自哪些书籍哪些资料,出题的侧重点在哪些章节哪些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答题论据的积累,最终目的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和答题风格,建立自己的论据库


2.《中国音乐史》

这本资料根据艺研院音乐学重点考察的知识整理而成重点笔记,包括中国音乐史复习笔记、复习纲要、强化习题、要点总结、复习题及答案等内容。

书中的重点难点我们都进行了特别标记,知识框架清晰,是复习的时候必备的材料。

3.《音乐学基础知识及补充知识点》

这本资料包括音乐概述、音乐类型、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等,我们根据音乐学考察要点整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点,也补充了近几年的新增考点,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只考中国音乐史,但是之前有考过外国音乐史的名词解释,所以外国的需要稍作了解,外国的部分就在这个音乐学基础知识里面。这本资料不仅仅是入门可以使用,对于考试来讲也有很大的作用。

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这本资料里面整理的鸦片战争以来的音乐发展史论内容,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的直接考察点,也是答题切入点。从“学堂乐歌”的兴起开始, 我们对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音乐活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代表人物、音乐学校以及音乐社团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5.《音乐史重点题目讲解》

这本资料以题库的形式整理汇总了音乐史论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参考答题思路,对于答题的时候有很好的补充。

6.《音乐史复习题》

跟题库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这本资料的习题更多,既可以练习写题,也可以参考答题。

7.《中国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

这本资料总结了中国著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这部分内容常常出现在考题中,是复习的时候必备的材料。

购买方式:点击下方【小程序】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考研历年真题、重点笔记

复试分数线及要求

【1】音乐学-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对比

【2】音乐艺术学-近三年复试人数、录取人数、复试录取比对比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复试录取比

【3】复试要求及步骤

一、具体安排

第一天:上午10:00远程面试系统测试

第二天:专业技能测试(戏剧、戏曲领域)

第三天:上午9:00资格审核、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第四天:上午8:30专业面试

二、复试内容

(一)复试考核内容

1.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以远程视频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不超过5分钟;

2.专业论文写作:考试形式为在线笔试,考试时间2小时;

3.综合素质测试:以远程视频方式进行,由考生回答考核老师的提问;

4.专业面试:以远程视频方式进行,由考生抽取题目进行回答,同时回答面试导师的提问;

5.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文化艺术通识”、“阅读与写作”。考试形式为在线笔试,每门考试时间均为1小时,满分100分。

(二)复试成绩的评定标准及录取要求

1.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满分为100分,该项考核按10%的比例计入复试总成绩;

2.专业论文写作满分100分,该项考核按40%计入复试总成绩;

3.专业面试分为抽答题和复试组提问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该项考核按50%的比例计入复试总成绩;

4.综合素质测试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该项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但不及格(60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6.复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复试总成绩=外语听说能力得分×10%+专业论文写作得分×40%﹢专业面试得分×50%。复试总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三)总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中初试成绩占比60%,复试成绩占比40%,即总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考研参考书目(考研参考书目怎么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