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一章节思考题解析——作品论

作品论写题具体内容解析
今天小编又给大家带来满满的干货~
我们接着前两天的节奏接着来说
作品论中的所涉及题目的具体内容讲解~
那赶快随着小编
一起来看看吧

1
具体题目解析
今天主要解析一下艺术作品属性中的意境的解析,这道题目同样是属于高频考点,那接下来先一起看看“艺术意境”的思路。
2
题目思路讲解
今天给大家解析的是一种名词类通用的思路,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桑格角度去回答,所以当我们答题时候也就按照这样的的逻辑作答就好。
3
题目提纲回顾
第一段:核心名词解释:艺术意境是什么
第二段:解释为什么会有艺术意境
第三段:回答怎样创造出有意蕴的艺术作品
最后一段:总结
艺术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古代大量的文论和画论中有十分充分的论述。“意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当时就有“意蒙”说.和“境界”说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强调“意” 的重要性。林纾认为,“唯能立意,方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于创意,力倡“内 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 境”两种不同的审美理想。这里特别应该提到王国维,他在其多种著作中关于意境的精辟论述, 使“意境”成为中国美学史上最有生命力和最有理论价值的一个美学和艺术学范畴。
王国维在其《元剧之文章》中说:“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 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其日出是也。”在他的另一部重要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他又把意境称为“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由此可见,所谓“意境”,首先就是情与景的交融。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在其他艺术作品中,情形也是一样的,为了创造有意境的 艺术作品,艺术家们应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物、托物抒情,只 有这样,才能创造岀“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意与境合、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意境”。
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根与客观景物的融合。这个"思”所包含的思想、观念’理想并非是一些意象的概念,而是和艺术家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这意味 着,从主体方面看,"意境"中的“意"并非某种单纯的情感和情绪,而是情中有理,理中有情的。情因理 而使"意"具有了深刻性和普遍性:理因情而使“意"具有打动人的灵魂的力量。主体方面的"意"是一个 集“情”、"理"、"气”、“格"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在具体的作品中,既有以情胜的,也有以格胜的, 并也正是这样的差别,形成了各具体艺术作品中的不同意境。清代画家兼理论家質重非在 《画筌》一书中把山水画划分为“实境”、“真境”和“神境”三种境界,从主体方面看,就是对客观对象的不同态度和对艺术的不同追求产生的。更进一步看, 意境结构中的所谓情、理、气、格与境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世界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在意境中,自我的隐显不仅体现着自我对世界的态度,也由此制约着不同的意境的创造。
意境的表达,在艺术作品中意境是通过客观物象来表达的,这样,“外师造化“、“行万里路“就成为艺术家创造意境的根本途径,简言之,主体的“意”所包含的”情”.“理”、"气"、"格" 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对宇宙.人生和社会的真切体验。不过,对艺术家来 说,还必须把他体验到的真情实感通过艺术语言转化为作品中的“意境”,获得可传达的普遍性。在中国古 代美学理论中,“虚实相生”的理论就与创造作品的意境有密切的联系“意境”虽是中国文论、画论、诗论及戏剧理论中一个独特的美学范畴,但创造意境,这却是古今中外 人类艺术创造中的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
综上,艺术作品所创造的意 魚整怵。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 .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七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在思想感情 上受到感染。成功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形与神等因素和谐地交 融在一起,即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使作品产生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