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考研真题,广州大学考研真题去哪里找
再选择信阳考研培训班时,也要重点看培训机构的辅导技术,以及辅导能力,因为考研辅导班使命就是为每一个选择学员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和辅导服务,才能满足学生成功考上研究生。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学员就需要选择辅导班辅导技术和能力都比较强,这样的培训机构才能让学生成绩快速提升。 598工程考研辅导班该怎么选,告诉你防坑的战略
2016广州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80分)
1.察举制
汉代选官制度之一。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渐升迁。
2.十三经
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3.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外交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要内容是:(1)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2)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3)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次年7月又提出“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一项。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此政策正式得到各国承认。
4.东北易帜
1928年张学良将控制的东北地区归属南京国民政府统一管辖的事件。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而且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所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处而并未实际管辖也并未派驻军队。
5.大化改新
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开始的一次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故名。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645年6月12日以中大兄为首的改新派发动政变,推翻苏我氏控制的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建元大化,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兼摄政。646年元月,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实行租庸调法;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6.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1921年3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实行产品交换,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二、简答题(每题35分,共70分)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影响
①政治背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并建立起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这不仅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经济背景:圈地运动造就了自由劳动力大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粮食和原料,而且为工业革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③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国债制度和税收政策等,都增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
④技术背景: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大机器工业培养了工人基干队伍和奠定了组织基础、劳动形式和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工业生产摆脱经验限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
⑤交通运输发达,四面环海,各地工业原料和商品都可以通过海运转到各地。
⑥英国国内市场形成发展较快,行会制度比较薄弱,很早就出现了地区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发展快,商品自由竞争顺利。
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工业革命在英国基本完成。美、 法、德、日、俄等国也在19世纪内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不仅给生产技术带来巨大的革命,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它使得生产力迅速发展,确立工厂制对手工劳动的优势地位,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二)工业革命加速了工业劳动者同农业的分离,并使工人成为机器和工厂制度的附属品,以更密集的生产形式受到奴役,并破坏了家庭手工业。
(三)工业革命最终形成了成熟的近代资产阶级和与之对抗的无产阶级,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于1825年出现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2.明至清中期海外贸易政策
明初曾设立泉州、宁波和广州三个市舶司,允许海外国家前来朝贡贸易,严禁民间海外贸易;明前、中期,海禁时紧时松;隆庆以后,部分开海,民间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明初制定的海禁政策基本瓦解。通过外贸流入中国的白银大量增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康熙中期开海,设立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取代了市舶司制度;康熙后期颁布南洋禁海令,而东洋贸易照旧进行。乾隆中期,收缩为广州一 口通商,由行商垄断对外贸易,并管理来华的欧美商人。
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中国对世界的认识,是明清以来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三、论述题(每题70分,共140分)
1.道教的基本思想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道家代表人物有盘古、伏羲、广成子、黄帝、炎帝 、姜子牙、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张道陵、司马徽、诸葛亮、冉闵、徐茂公、刘伯温、颜真卿、王羲之、张三丰等等英雄人物。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始源於黄帝,集大成於老子,发扬於张道陵天师,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明太祖皆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成为最强盛的王朝。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仁宗盛治、洪武之治。
2.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中国: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军工企业,此后又陆续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洋务企业既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又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从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机器修造、缫丝、棉纺织等行业出现了一批商办企业,这些企业资本少、技术落后。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引进西方科技和设备,成立工 部省和内务省等机构,大力发展交通、航运;1880年发布“官业下放令”,放弃以国有 企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方针,转而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出现工业革命热潮;培植了二井等财阀。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没有进行政治改革,工业发展受到外国资本及本国封建主义的严重阻碍;日本明治维新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近代工业生产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
2016广州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80分)
1.察举制
汉代选官制度之一。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渐升迁。
2.十三经
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3.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外交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要内容是:(1)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2)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3)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次年7月又提出“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一项。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此政策正式得到各国承认。
4.东北易帜
1928年张学良将控制的东北地区归属南京国民政府统一管辖的事件。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而且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所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处而并未实际管辖也并未派驻军队。
5.大化改新
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开始的一次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故名。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645年6月12日以中大兄为首的改新派发动政变,推翻苏我氏控制的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建元大化,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兼摄政。646年元月,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实行租庸调法;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6.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1921年3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实行产品交换,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二、简答题(每题35分,共70分)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影响
①政治背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并建立起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这不仅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经济背景:圈地运动造就了自由劳动力大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粮食和原料,而且为工业革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③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国债制度和税收政策等,都增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
④技术背景: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大机器工业培养了工人基干队伍和奠定了组织基础、劳动形式和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工业生产摆脱经验限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
⑤交通运输发达,四面环海,各地工业原料和商品都可以通过海运转到各地。
⑥英国国内市场形成发展较快,行会制度比较薄弱,很早就出现了地区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发展快,商品自由竞争顺利。
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工业革命在英国基本完成。美、 法、德、日、俄等国也在19世纪内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不仅给生产技术带来巨大的革命,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它使得生产力迅速发展,确立工厂制对手工劳动的优势地位,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二)工业革命加速了工业劳动者同农业的分离,并使工人成为机器和工厂制度的附属品,以更密集的生产形式受到奴役,并破坏了家庭手工业。
(三)工业革命最终形成了成熟的近代资产阶级和与之对抗的无产阶级,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于1825年出现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2.明至清中期海外贸易政策
明初曾设立泉州、宁波和广州三个市舶司,允许海外国家前来朝贡贸易,严禁民间海外贸易;明前、中期,海禁时紧时松;隆庆以后,部分开海,民间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明初制定的海禁政策基本瓦解。通过外贸流入中国的白银大量增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康熙中期开海,设立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取代了市舶司制度;康熙后期颁布南洋禁海令,而东洋贸易照旧进行。乾隆中期,收缩为广州一 口通商,由行商垄断对外贸易,并管理来华的欧美商人。
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中国对世界的认识,是明清以来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三、论述题(每题70分,共140分)
1.道教的基本思想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道家代表人物有盘古、伏羲、广成子、黄帝、炎帝 、姜子牙、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张道陵、司马徽、诸葛亮、冉闵、徐茂公、刘伯温、颜真卿、王羲之、张三丰等等英雄人物。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始源於黄帝,集大成於老子,发扬於张道陵天师,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明太祖皆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成为最强盛的王朝。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仁宗盛治、洪武之治。
2.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中国: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军工企业,此后又陆续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洋务企业既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又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从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机器修造、缫丝、棉纺织等行业出现了一批商办企业,这些企业资本少、技术落后。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引进西方科技和设备,成立工 部省和内务省等机构,大力发展交通、航运;1880年发布“官业下放令”,放弃以国有 企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方针,转而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出现工业革命热潮;培植了二井等财阀。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没有进行政治改革,工业发展受到外国资本及本国封建主义的严重阻碍;日本明治维新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近代工业生产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
广州大学考研真题(广州大学考研真题去哪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