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在职研究生,青岛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2022
结晶材料一般由晶体学取向不一致的众多小晶粒组成,晶粒的择优取向叫织构,通常用样品中(hkl) 取向以及相近取向晶粒的体积分数 f v(hkl) 度量(hkl)织构。2021年10月15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康奈尔大学Archer教授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标题为“Onthe crystallography and reversibility of lithium electrodeposits atultrahigh capacity”的学术论文[1],宣称在随机取向金属铜上用电化学沉积获得了高(110)织构的金属锂,织构生长调控了锂负极表面形貌,大幅提升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可逆性,赢得赞叹。
[1]文献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6143-9
然而,青岛大学卢朝靖教授和硕士生罗宗塔9月30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评论文章[2],质疑Archer教授组的电沉积高(110)织构Li负极。评论指出,原文章评估Li(110)织构时出现了方法学错误和一系列分析错误。用theta-2theta扫描X射线衍射(XRD)花样中110峰衍射强度分数p110量化(110)织构不正确,和用Lotgering取向度f110一样会严重高估(110)织构度,而且错得更离谱。卢教授等详细分析了原论文中的XRD结果[2],用他们去年提出的新方法估算出Li负极可能的织构分数,得到的fv(110)值» 0.21%-1.49%或< 41.9%, 均远低于原文章宣称的织构度(p110 »91.2%)。可见,原文章中的XRD结果不支持所谓的高Li(110)织构。评论建议Archer教授组提供令人信服的织构新证据[2],如优选收集XRD极图,或者花~20分钟时间重新拍摄二维XRD花样。
[2]文献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2949-y
同日Archer教授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对卢朝靖教授等的评论作了回应[3]。在回应中,他们没有展示任何新的织构证据。首先答非所问,大谈在铜上电沉积高Li(110)织构是可行的,却回避了质疑焦点¾他们真的获得了高(110)织构Li电沉积吗?接着,列举了至少57篇采用同时受质疑Lotgering取向度的文献,试图为他们采用类似织构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辩护。总之,不接受卢教授的质疑结论。
[3]文献链接:
难道这个问题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吗?当然不是,这个评论和回应在华人衍射学者圈引起热烈讨论。其实揭开谜底很简单,原论文作者们去同步辐射光源或透射电镜上做两小时实验就可以水落石出。或者按卢教授建议,花一点点时间重新拍摄二维XRD花样也好。大家好奇的是,他们为什么不去做下这些实验呢?
抛开技术细节,无论真相如何,这样的讨论都很有意义。特别是对年轻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不迷信大牛教授、顶刊和大论文,对从事科研工作非常重要。
*感谢论文作者团队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欢迎转载请联系,未经许可谢绝转载至其他网站。
青岛大学在职研究生(青岛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