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考研,环艺考研院校排名
距离2022考研还有 218 天
思考的背景
ABOUT BACKGROUND
近些日子和清华、北林等院校比较优秀本科学生,再次聊起他们在校期间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惑与烦恼。我们聊起的话题,基本围绕在“环艺怎么学"、“环艺的核心是什么”以及“环艺的出路在哪里”这三个问题。在这几年的考研教学过程中,以上三个问题基本上也是各类院校考生谈论最多的话题(不限于此三者)。
我们习惯于将环艺设计简单地划分为“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陈设设计”与“建筑规划设计”等学习领域,基本是以实践对象为标准的命名方式。这样的学科命名方式,既将环艺设计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拆分,基本体现了在大工业社会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向,但另一方面,这也让大部分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迷不知吾所如”专业的困惑,从而产生了上文所述的三个基本问题。这些疑问的根源,基本是因为,在大部分本科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环艺设计”教学一直在“设计”与“艺术”之间不断摇摆。遗憾的是,大部分时候,环艺设计既没有充分做到在艺术与设计之间“左右逢源”,又没有走出一条明确且坚定的道路。
虽然在学科内容上,环艺一直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吸取各个学科的营养,但总的来看,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哲学层面,却一直摆脱不了建筑及风园的影响。同时,囿于学科细分的缘故,我们基本未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环艺学子们(包括我本人)对现下学习状况往往疑虑重重,对未来职业发展也是充满担忧。
目前环艺设计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基本是按照工作界面进行区分,与学院学科知识领域的划分方式基本一致。在专业技能方面,社会上目前的环艺设计工作基本清晰明了,但对除此以外的知识,基本漠不关心。虽然“环境艺术化”与“艺术环境化”,普遍存在于每一位设计师的意识当中,但具体的实现方式,大家却基本莫衷一是,缺失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与理论支撑。这就造成了学院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巨大的割裂感,让学生充满焦虑,无所适从。
考研的“角色”
GRADUATE SCHOOL ENTRANCE EXAMS' ROLE
考研的目的什么?这是一个看似任务目标明确,路径简单的问题,无需讨论。但在我看来,考研却是一项目标多样,路径复杂的任务。
目前市面大多数环艺设计辅导机构,还是以快题培训为主要教学形式。
不可否认,这是一件以学院考试形式为目标的,结果导向性的教学手段。但很多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的问题是,考试中用二维图像来呈现三维空间(以及四维),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以及欺骗性,我们对其往往认知不够清晰,简单将“好看”的图像作为评价设计的唯一标准。
思维的惯性,让我们习惯用“形式思维”处理环境设计问题。这些不良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华而不实的作业中,一方面体现在思维与实践的巨大脱节中,还有另一方面,就是目前市面上涌现出许多以“画面效果”为营销卖点的教辅机构。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的问题只关乎个人学习方向与效率,那么最后一个方面则关乎对考研学生集体学习认知及设计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许多学生过分追求画面表现技法,粗暴地讲将“画面”等同于“设计”,将其看做正相关要素。另外,在对待诸如设计史、美术史及建筑史等理论学习上,过分看轻,最后无法获得初试理想分数。
故而,近年对于快题设计考察侧重点上,以清华大学及北京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环艺考试中,也开始进行一些变革,不再像往年一样以快题画面效果为评卷的主要分数标准,开始更多地注重方案本身表现的准确性与综合性,过于“成熟”的技法反而被拒之门外。
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重新审视考研的“角色”。我们专业学习的终极目的,不会是以“上岸”为答案。真正的路径,应是以学习优先,个人的收获与成长为终极目的,考研只为其中的成果检测节点,就我个人而言,这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当然功利性的学习方式,会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但对于专业本身的思考与认知,却不能被简单的“快题”所取代。
那么,除了“快题设计”本身,作为教学辅导人,我还能为学员们带去什么?
面对前文提到的种种问题,能否在考研教学过程中,搭建一点比较好的教学模型,开发一些合适的教学工具,分享给学生们?
我本人仍在不断探索与试验中。对于前文的种种问题,并不是在考研备考短短期间就能明确并解决,但是我相信,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适当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起码,从就业导向的角度,分享一些适用的学习方法,在短期内必定是一件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手段。所以,考研的角色,应该承担更多的任务,它应成为叩动未来学习之路的扳机。
超哥
水木致尚环艺教学总监
环艺考研(环艺考研院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