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专业考研,文化与博物馆专业考研
民族服饰博物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致力于民族和传统服饰的收集、整理、研究,博物馆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和专业的古代服饰修复研究室,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设施保障。研究生培养采取与校外实践基地、考古所联合教学;请进手艺人传授技艺;运用实验考古的方式复制出土服饰,以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思维造物过程,揭示其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最终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
导师介绍
贾汀
副研究员
科研项目:
① 2005.7-2007.4 参与北京市科委《首都博物馆馆藏出土纺织品保护工艺研究》项目;
② 2006.4-2011.5 参与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石景山康熙朝武官墓出土文物的抢救和保护》项目;
③ 2006.-2010.4 参与国家文物局《河北鸽子洞文物保护与研究》项目;
④ 2006.8-2011.9 参与国家文物局《江西省赣州市慈云寺塔出土宋代文物保护研究》项目;
⑤ 2007.8-2009.3 参与国家文物局《江西省靖安县李家坳东周大墓发掘现场的纺织品保护》项目;
⑥ 2008.1-2010.12 参与北京市科委《中国古代丝织品保护研究》项目;
⑦ 2012.3-2017.10 参与国家文物局《河北滦平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抢救性保护修复》项目;
⑧ 2014.7-2015.10 参与平安故宫项目中《清“万寿无疆”大匾》、《清康熙三十二扇寿屏》的保护修复工作;
⑨ 2019.1-2019.12 参与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丝织文物清洗操作系列规范—物理清洗标准》、《丝织文物清洗操作系列规范—化学清洗标准》项目;
⑩ 2019.1-今2主持北京市教委《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元代冠服修复保护与研究》项目。
发表专著:
① 贾文熙、贾汀,文物修复学基础,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9;
② 贾文熙、贾汀,铜器鉴定与辨伪,中国书店,2011.6;
③ 王亚蓉、江振利,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文物保护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12,本人担任第一副主编。
高丹丹
副研究员
获奖情况:
① 2015年论文《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吉祥纹样装饰艺术》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30届年会论文评比“优秀奖”。
② 2016年,论文《汉族传统服饰中的边饰艺术探析》获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类期刊论文评奖三等奖。
③ 2017年,论文《吉祥纹样装饰艺术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研究-以晚清蓝色缎五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广袖女袄为研究对象》获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类期刊论文评奖二等奖。
④ 2018年,论文《浅谈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妆金团凤纹补鞠衣”》 获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类期刊论文评奖表扬奖。
科研项目:
① 2018-2020,主持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传统织物的修复保护与复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② 2016-2018,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服饰几何纹样装饰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③ 2014-2016,主持北京服装学院青年教师人才培养项目《汉族传统服饰装饰艺术中的吉祥纹样研究》,项目负责人。
④ 2012-2013年主持“北京服装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边饰研究》,项目负责人。
⑤ 2016-2017年,参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提取与再开发平台建设-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研究与素材库建设》,项目执行人,子课题排名四。
学位:
艺术学博士
学习经历:
2001\09—2005\07,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装设计,文学学士2005\09—2008\01,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院,高级时装设计,文学硕士
2016\09—2021\01,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院,传统服饰抢救与传承,艺术学博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点依托北京服装学院教学体系和民族服饰博物馆资源优势,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较好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及相关领域,尤其是古代服饰保护与修复和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型人才。
师资情况
本专业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专任教师4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3人,硕士学位教师人数4人。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承担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年来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故宫文保科技部、首都博物馆文保中心等合作,进行馆藏古代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和教学研究,并取得卓越成果。
人才培养情况
课程设置侧重文物与博物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注重实物教学、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开设特色课程有:《纺织品文物修复保护概论》、《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中国古代织物研究》、《纺织品文物修复实践》、《传统工艺研究实践》等。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各级文物管理机构及各类博物馆、研究机构、出版机构、高等院校、社团组织、拍卖行等。
招生与录取分数线
初试科目
文物与博物馆方向属于011民族服饰博物馆中的065100文物与博物馆,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考试科目分别为:文化课:英语二(100分)文化课:思想政治理论(100分)业务课:348文博综合(300分)
考察范围
1.中国服饰史(50%)
考察学生对中国历代服饰及演变过程的掌握,了解相关服饰文化背景,熟悉各时期服饰特征,了解影响我国服饰发展过程的因素。重点考察历代服饰形制、装饰纹样、工艺材质等相关知识。
2.文博相关知识(50%)
以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相关著作为参考蓝本,熟悉文博基础知识和国内外博物馆领域的最新动态。重点考察博物馆教育目标与功能、博物馆展览和观众讲解服务,熟悉中国纺织文物概况、纺织品类藏品的保管与保护等相关知识。
考试题型和分值
名词解释(80分)、简答题(120分)、论述题(50分)、绘图题(50分)。
注:绘图题为线描或明暗表现,无需着色。
复试内容
2022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包括面试、业务水平审核、英语口语测试三部分。面试成绩占50%,业务水平审核成绩占40%,英语口语测试成绩占10%。
复试成绩 = 面试成绩 + 业务水平审核成绩 + 英语口语测试成绩
博物馆专业考研(文化与博物馆专业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