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研招网(南京师范大学研招网官网)

南京师范大学研招网,南京师范大学研招网官网

一九〇二年到二〇二二年,光阴呼啸,时空轮转,以三江师范学堂为源,南京师范大学已经跨越了两个甲子,在今天,二〇二二年九月十日第三十八个教师节之际,迎来百廿华诞。

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南方发祥地,到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生力军,百廿载悠长学府,南京师范大学始终以‘师范’为名,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在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征程上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校长华桂宏说。

红色传承 培根铸魂

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南京师范大学就被赋予了深重的历史使命感。翻开南师120年的厚重历史,不仅描绘着为国育才的浓墨重彩,更镌刻着救亡图存的波澜壮阔,记录着一代代南师人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红色传承。

“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为学务全局之纲领”……1902年,风雨如晦、民族危难之际,张之洞等清末有识之士振臂高呼力主教育变革,创建三江师范学堂,如暗夜之烛,拉开了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序幕,成为了南京师范大学办学的肇始。

其后的岁月里,六朝松下,有杨贤江等革命者留下的足迹;南高梅庵,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大礼堂,见证学生抗日救国会的成立;随园校舍,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了万余名平民妇孺;南京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中,一半是南高师学生;南京第一批四名共产党员中,三人是南高师学生;五四运动、抗战西迁、“五·二〇运动”……在国家历史的每一个关键时点,总有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南师人身影。

进入新时代,南京师范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构建党建和“大思政”工作新格局,打造了一批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的特色思政品牌,两个项目入选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建设项目。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二级党组织项目和“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多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多个院系党组织和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及“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树人工作室”,被列为教育部首批100个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对象。着力提升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实施“思政强音计划”“新时代能人工程”,全面推进“南师易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构建涵盖学生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创新的“333”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德风议事厅”“成长工作坊”“心理工作坊”等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学生思政工作平台。近年来,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

立德树人 厚生育才

石头城边,虎踞关旁,九月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梧桐掩映,银杏挂果。以100号楼为中心,融汇了东西方建筑风格的百年校舍对称分布,素雅静穆。红墙绿瓦下,树荫石板间,夏蝉鸣趣,仿佛穿透了历史的烟云,映照着南京师范大学120年的精神积淀。

作为三江渊流中唯一承继“师范”二字的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用120年的追寻与求索,见证并参与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以“正德 厚生 笃学 敏行”的独特风骨,在中国教育史上镌刻下了不灭的印记。

这里,筚路蓝缕,波澜壮阔,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与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这里,立学为民、敢为人先,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美术系科、体育系科、心理学系和地理科学学院,开全国设计教学法试验之先河,改“教授法”为“教学法”,首创公立大学男女同校,参与发起设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教师节……

这里,大师辈出、灿若星辰,有“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的李瑞清,有主张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的江谦,有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有被誉为“智慧女神”的著名教育家吴贻芳,还有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心理学大师高觉敷、美术大师徐悲鸿、国学大师唐圭璋……

时代演进,世事更迭,南京师范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未曾改变,立德树人、厚生育才的道路追求从未止步。

进入新时代,南京师范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重大契机,坚持弘扬“厚生”传统,努力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厚生品格、创新素养的一流人才,交出了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包括两院院士、著名学者、教育家、艺术家、企业家等各级各类人才50余万人。

——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0门。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

——2021年首届全国优秀教材评审结果中,特等奖数位居第一,获奖总数、一等奖数在全国师范院校中位居第三。

——至2021年底,在江苏教育战线工作的南师大校友超过10万人。江苏省四星级中学学科带头人和校领导班子中,学校校友所占比例超过50%。

顶天立地 科研攀峰

沧海横流,浩荡前行。一个世纪又二十年来,从百年随园出发,仙林、紫金两个校区的扩展,不仅在时空刻度上标注下南京师范大学稳步发展的坐标轴点,还雕刻着南师人力攀科研高峰的岁月脉络。

在第十五次学校党代会提出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后,南京师范大学大力拓展和强化科学研究功能,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赵生群教授历时8年完成“二十五史”之首——点校本《史记》修订并在全球25个城市的31家书店同步首发;汪永进教授在石笋领域研究成果“对理解亚洲季风具有重要价值”;沈冠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将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推向了更久远的77万年前;王文教授团队在河蟹“颤抖病”研究领域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为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郭志刚教授团队从医学转化研究方面提出“基于DNA修复抑制的抗肿瘤策略”,为肿瘤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徐敏教授聚焦海岸带空间规划与资源利用、滩涂湿地保护与修复、海洋遥感与信息系统研究,积极助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苏“最美基层共产党员”、优秀校友郭宏新心系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成功研制“带中心测温管的低温热棒”产品,勇破青藏高原冻土世界级难题,为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作出重大贡献。杨光、陈炳耀教授团队多年专注鲸豚类进化历史与适应机制研究,首次发现布氏鲸种群……

自2006年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标志性成果的“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设立以来,南京师范大学先后有13部专著入选;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2020年国家社科年度项目立项数全国第十二,2021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数全国并列第十,2022年全国教育规划重大项目立项数全国第一。

近10年来,南京师范大学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作为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以主要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 Nature、Science、PNAS上发表论文54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11篇)。

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支撑起一批重点优势学科的建设。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着力构建“优势文科、高水平理科、新兴工科”的学科布局,现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9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评A类,A类学科数位居全国高校第34位、全国地方高校第一;12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学校文科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20位。

勇立潮头 时代担当

2011年秋天,教育部工作组专程拜访著名德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邀请81岁高龄的她出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如今每年为全国1.5亿名以上中小学生所使用,并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长期以来,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和师范教育特色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这个“国之大者”贡献力量,一直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学校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传统优势,助力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建设,深度融入“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大型文化工程和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建设。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双翼齐飞”,一大批理论成果、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成果,获得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肯定、表彰。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致力围绕国家法治发展战略等法治前沿课题开展研究,研创《法治现代化蓝皮书》,为学界瞩目,见证并彰显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充分利用师范教育的特色和专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系统研究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总结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其标志性成果《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在理论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获第八届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在多年对口援建伊犁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同时,成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十所牵头高校之一,进一步承担起振兴国家师范教育的责任。

百廿风华,厚生致远。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从历史深处走来,不惧山高水远,向美好未来奔去,脚步行且愈坚。“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学校将昂首阔步推进创新驱动、开放融合、高原造峰、特色发展战略,统筹内涵式、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四条路径,实施人才集聚、资源汇聚、治理优化三大战略举措,坚持高质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双轮驱动,全面建设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校党委书记王成斌说,“以‘最好的南师’为努力方向,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出一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新时代的‘南师答卷’。”

欢迎“留言”并点亮“在看”,为百廿南师庆生!

留言点赞位居前五名的网友,可获得今日《新华日报》一份,留作纪念哦。

(留言点赞截止时间为9.13日10点)

祝福南京师范大学120岁生日快乐!

来源:新华日报

图片由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吴盈青

️将我设为“星标”,获取第一手江苏资讯

南京师范大学研招网(南京师范大学研招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