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大脑花园:创造的杭州
2023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
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
6月1日全城启幕
让青春的花朵茁壮成长
让艺术的创造力尽情绽放
花园曾寄托了人类对于纯真年代的美好憧憬。无论是伊甸园、桃花源还是牧歌式的阿卡迪亚(Arcadia),无论是理想国、乌托邦还是马可波罗笔下忽必烈汗的“仙都”(Xanadu),在形形色色的梦想之地,处处鲜花盛开,一切顺服于秩序,没有纷争,没有苦难,万物和谐共处,人们自由欢乐。
我们至今心怀憧憬,勤勤恳恳如同园丁培植土壤、维护园艺,依照想象整饬着这颗正显得越来越小的星球,梦想复刻黄金时代的美好花园。可是,大脑里的芳菲世界尽显五彩缤纷,尘世中的花园胜景却难免凋敝荒芜。事实上,无论依托科学还是艺术、无论凭靠斗争或是信仰,花园从未令苦难真正从大地上消失。每个人都如同《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体验过良田、美池、桑竹之乐,却再也找不回通向桃花源的入口。可以说,这不是寓言,而是事实——人被拒之门外,如同流放于世。
这同样让我们想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作的洞穴之喻——“你可以设想,人类住在一个地下洞穴里,洞口朝光”。我们所谓的现实世界,恰恰是在洞穴之中。人们在虚幻中出世与生活,遭遇的只是世界的虚幻,乃至虚幻的自己。在洞穴底部的面壁生涯中,人们以为照见了自我,其实看到的只是自己和众人的影子。
一座虚假的花园就如同科幻所唤起的那种遥不可及的未来,它远在天边,无需抵达,它对今天流沙般的现实生活不会构成任何的回声与反作用。在此之中并非人们对花园的想象还不够完美,而是在于它仅仅意味着一种完美的想象。
毫无疑问,学院也是一座花园。人们用象牙塔来赞美它,却也暗含着耽溺幻想、脱离现实的指责。过去的三年中,新冠疫情加剧了“围城”的情绪,疫情之后则陷入了又一轮亢奋而虚幻的困兽之斗。人们在现实内卷与精神内耗中生死疲劳,即便身处花园,青年学子们也一样身心不安。
然而,我们或许遗忘了,中文的“艺”字本是以手栽种草木的汉字象形,它既是礼乐社会的修养之法,也是技术时代的感性分配,更是经年累月的培植与劳作。而劳作的奥秘在于,若不首先付出艰辛,不必奢望任何回报。此种辛劳之下的真实经验足以打通身心、破除妄见。如同卢梭在《爱弥儿》中构想的自然教育,Emile这个名字所寓意的正是“勤劳”,这之中寄托着卢梭对于现代人最朴素的愿望——在辛勤的劳作与朴素的生活中“认识你自己”,并且在对善好与真实的持守中“耕耘好自己的花园”。艺术学院中的学习并不是花园里无忧无虑的漫游嬉戏,而是与自然一道劳作、与美一起生长。
“美在天上,有如云朵,落人心目,一经裁剪,著根成艺。”1941年,在吴大羽写给吴冠中和朱德群的信中,神州陆沉之悲、师生西迁之恸、辗转流离之苦,均被统摄在对美的更为坚定的信念之中。暂别了西子湖畔的优游岁月,爱美之心反而于他们的心灵中更加坚韧地生发出来,并且再不能被败坏摧折。
疫情三年,我们感念鲁迅见诸众生的悲悯,领悟“现在史”的无尽与绵延,回应陶行知生活之力的召唤。每一次青艺周,青年们的作品满城绽放,期冀艺术的创作能够扎根现实、感悟人间、反哺社会。一方面,在人脑和机脑相互模拟、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彼此竞争的时代,艺术已经成为了一座“大脑花园”:小径分岔、错综复杂,无穷算力、无限生发……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时代,在AIGC过度生产的乱流中,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耕耘好自己的“大脑花园”,召唤出一切的春天,让青春的花朵茁壮成长,让艺术的创造力尽情绽放。
我们曾以为桃花源是幻境,但或许它才是现实的入口。“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起初这光线是来自作为异世界的桃花源,但它又何尝不是来自一个现实的“外部”。当渔人离开桃花源的理想世界,他所看到的依然是“仿佛若有光”,当他“复行数十步”,依然是“豁然开朗”。
花园中流连的时光快乐而欢欣,艺术的劳作、现实的生活却是道阻且长。相信我们已经在疫情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好了准备。
本校学生凭校园码,校友凭校友码入各场馆观展,无须预约。社会各界朋友须按照各场馆的预约方式入场观展。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