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考研难度,昆明医科大学考研难度大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患者看病就医全过程,提出了6个方面的20条具体举措,设计了27个评估指标,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全国正在广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提升患者体验活动,正是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生动体现。健康报开设“提升患者体验在行动”专版,选取有创新思路、先行先试、成效显著的省(区、市)和医疗机构,集中报道这些地区和机构的好想法、好做法、好办法。
守好急危重症救治“前沿阵地”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党委委员、副院长 彭云珠
医务部主任 张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调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急危重症救治是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之一。为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复杂疑难技术项目倾斜,旨在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依托重点项目
提升救治能力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第一批项目储备库的通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列其中,成为云南省唯一一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医院以筹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为依托,锚定建成“云南领先、辐射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创伤救治指挥中心、创伤医学临床中心、创伤人才培训中心、创伤医学科研转化中心、创伤医学信息化中心”的目标,推进相关工作。医院围绕“创伤急救、中毒救治、感染性疾病、核辐射救治”等相关专科内容,组建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发挥在创伤救治、重大事件战略响应、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创伤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确保可承担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救治任务。
医院协同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两个重点项目,构建了较完备的创伤协同救治与应急体系,具备强大的航空救援能力。项目建成后,医院的紧急救援能力不仅能覆盖云南省,还将辐射西南地区及周边接壤国家,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重塑急救体系
建立预警机制
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儿童和新生儿急危重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作为创新急诊急救服务的突破口和抓手,重塑急救体系,打造现代化大急救就诊平台,多学科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急救”服务,优化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提高患者救治效率。
同时,医院以信息化为依托,建立以重症医学为核心的院内早期预警机制。医院建起重症患者监测、评估、预警系统,组建医院重症救治专家组,不断完善重症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管理规定。医院还根据设备分布、品牌型号和重症患者分布及救治成功率等情况,分区分步在院内推广使用重症预警系统,让重症医学团队更好地在全院范围内发挥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早期救治重症患者的作用。
畅通抢救通道
推进急慢分治
急诊抢救室是医院里急危重症患者相对集中、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然而,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是造成急诊抢救通道拥堵的重要原因。
为破解这一难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呈贡院区修订《急诊病人收治管理办法》,按照“急诊第一、危重优先、轻症按序”的原则,每天早晨8时30分—9时30分,各病区优先安排急诊抢救室患者住院,畅通急诊抢救通道。医院鼓励多部门协作配合,提高床位使用率,让急诊患者能够尽早住进病房,缩短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滞留时间。
此外,医院还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急慢分治,进一步提升救治效率。
2019年6月,医院成立日间手术中心。目前,医院共有日间病房床位30张,实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医院确定了885个日间手术病种。
2022年,医院日间手术量已突破10000台,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超过15%;日间手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较非日间手术患者低约20%,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至2天以内,不仅推动了分级诊疗理念的落地,也方便了患者就诊。
文: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彭云珠 医务部主任 张玮
编辑:张昊华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
昆明医科大学考研难度(昆明医科大学考研难度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