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之记忆

2022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之记忆

 2022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之记忆

  2022考研已经开始了,希望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小编整理的“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之记忆”相关文章对大家有帮助~祝大家考上自己所属院校!

  第二章 认识过程

  第三节 记忆

  1、记忆(名解):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记忆的种类(例子识别)

  (一)根据记忆映像的性质或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1)形象记忆; (2)动作记忆; (3)情绪记忆; (4)语词逻辑记忆。

  (二)根据信息在人脑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可分为: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极为短暂,视觉——一秒以下,听觉——四到五秒之间;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信息保存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五到九个单位或组块;(3)长时记忆

  (三)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未意识到其存在而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3、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

  (一)识记

  识记是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

  识记的种类: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多次重复,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 意义识记也叫做理解识记,是在主体活动思维之上,优于机械记忆。

  影响识记的条件是什么?或识记效果的好坏受哪些因素影响?

  (1)识记的目的与识记效果;

  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识记任务与识记效果;

  识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完成活动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3)识记态度与识记效果; 消极的态度或积极的态度。

  (4)识记材料的特点与识记效果;

  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也就越多。 材料的性质不同,直观形象比抽象易记,视听比听觉易记。

  (5)识记方法与识记效果。 识记方法对识记效果有重大的影响。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名解):保持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的进一步巩固的心理过程。

  2、遗忘: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现或再认,或者错误地再现和再认,就叫遗忘。。

  (1)遗忘的规律(名解或填空)

  德国艾宾浩斯运用无意义音节来考察遗忘的规律。 根据艾宾浩斯的实验结果制成的曲线叫做艾宾浩斯曲线。
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遗忘得较快,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遗忘逐渐慢下来,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识记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的方法及识记的程度等;不符合人的需要的东西,容易被遗忘;有关事物的细节容易忘;使人感兴趣,又具有情绪作用的东西不易忘;
比较复杂的材料,两头不易忘而中间易忘。

  (2)遗忘的原因

  (填空)有关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即干扰说和消退说。

  常见的干扰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名解):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后摄抑制(名解):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怎样防止有益知识的遗忘?或怎样复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复习是克服遗忘的重要条件。

  一是,及时复习;由于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所以复习必须及时。

  二是,经常复习;仅有及时复习还不能保持材料的持久不忘,为此还应经常复习。经常复习时要注意做到每次复习之间的间隔不宜过短。“学而时习之”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三是,复习形式要多样化;

  四是,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五是,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六是,提倡过度学习。

  (三)再认与再现(先再认后再现,再现的水平更高一些)

  再认(名解):当过去识记过的事物重现时感到熟悉,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称为再认。

  再现(名解):再现又称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把它从头脑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4、附加内容:

  表象(名解):表象也叫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头脑中再现出的该事物的形象。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介形象。

  表象的特点是概括性和形象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之记忆”的相关信息,预祝同学们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考研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与每年的大纲进行深入并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xqy_container .xqy_core .xqy_core_main .xqy_core_text{height:auto !important;}

2022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