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考研,工业工程考研考什么
关于IE工业工程和精益生产在当今有各种争辩,典型的有如下几种说法:
有一部分观点赞同IE大于精益,说法如下:
“精益生产是IE工程的具体运用。从范围上讲,应该IE(工业工程)比精益生产范围要大些。”
有一部分观点赞同精益大于IE,说法如下:
“精益=IE+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IE 是点或线上优化企业制造流程,而精益是从系统层面去优化,应该是IE的高级版”,“精益是做正确的事情,IE是正确做事情”
还有一部分观点认识精益和IE实质一样,说法如下:
“IE与精益生产的实质是一样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究竟哪种说法更有道理?我大学期间学习的是IE专业,毕业后先后在世界500强公司Tyco电子顺德工厂和德尔福广州工厂从事IE工作5年以上,后来到德尔福苏州工厂跟随山田先生学习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体系(山田是丰田生产式创始人大野耐一的学生,在丰田日本工厂退休后被德尔福电子安全事业部聘请为全球制造副总裁)。之后我在几家欧美企业先后任职亚洲区精益经理、工厂厂长及亚洲区精益总监,直到后来创建霖普公司,一直从事精益生产的实践工作。
大学IE专业发展现状:
国内开设IE专业的院校至少有50多家,但多数IE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连简单的生产线平衡的项目都无法独立完成。这只能说目前多数大学的教育仍旧远远与实践运用脱节。我当年进入企业后,是跟着IE主管学习了一年后,才能独立做一些项目。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很少用得上。
企业IE发展现状:
多数IE工程师是负责工时测量、布局优化及效率提升,但即便是在Tyco和德尔福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也很少从财务上认真关注IE部门带来的效益,虽然我作IE时也会做许多改善报告,会汇报很多成果,但里面的数据多数是“良竽充数”(即选择数据时只选择好的数据,这样改善的成果才好看)。做了几年IE,我从未和财务部有过关于改善效益的沟通。当前多数企业里的IE也仍然是在做“度量器”的功能,度量面积、工时、效率等指标,但很少从财务目标上去做跨部门的改善项目。
企业精益生产发展现状
一些走在行业前端的制造型企业慢慢开始设立精益生产工程师或精益改善部门,这个职能基本都是直接汇报上最高领导,并协调公司各个部门的,是公司的“改善心脏”,主导各部门(往往也包括IE部门)进行流程优化改进。我在工厂负责精益生产时,每年推动过的精益项目创造的效益至少都是在500万上以,这是做IE时不敢想像的绩效,其根本原因是精益生产是推动整体效率提升,而IE仍旧是局部效率提升。
总结来说,我的观点有以下三点:
一、从学术发展角度看,IE理论有近百年历史,而精益生产的理论体系也只有60多年,说IE大于精益生产不太确切,可以说IE理论奠定了精益生产理论的基础。
二、从企业应用角度来看,精益生产在高度和广度上是大于IE。如前面所说,IE往往是改善局部效率,而精益可以从物流、采购、仓储、生产、工程、质量,甚至HR和销售相关支持部门也在精益改善的范围。
三、如果只是认为“精益生产=IE+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就把精益生产看得有些“仙气十足”,并不很科学和严谨。精益生产是一套完善的理念,后期需要建立文化,但不是披上文化的外衣就能实现,核心还是要先用方法去修行。
如果要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我认为“精益生产=IE+物流+计划+质量+生产+老板领导力+中层管理+基层执行力+全员参与”,而且如果企业要长远发展,还要加上“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
您的企业生产效率是否低下?品质管理总是失控?
您的企业是否有出现生产计划难以执行的现象?
您企业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支持企业流程自动化运转?
您企业的供应链是否顺畅?生产周期是否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
您企业的薪酬结构是否合理?绩效考核是否合适?激励效果到底如何?
这里有一套完整的精益化管理解决方案,关注服装精益智能制造俱乐部,我们可以帮助您从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精益企业!
— THE END —
免责声明
此文和图片转载或改编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不愿转载,请通知我们予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工业工程考研(工业工程考研考什么)